- ·上一篇文章:申论写作:(热点评论)五十二
- ·下一篇文章:科技创新型国家-2011申论热点完全分析
申论写作:(热点评论)五十一
一、“醉驾一律入刑”
媒体报道,全国会议二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其中的“醉驾一律入罪”条款,引发了常委委员们的热议。
有委员认为,只要醉驾就处刑,不分任何情节,打击面过宽,建议加上“情节严重”适当限制;最吸引公众注意的是,有委员提出,醉驾即入罪,而国家公职人员在犯罪后一般都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后果很严重,可否给予一定的过渡规定。委员提出的“打击面过宽”问题,换一种说法,可能就是对是否要动用刑法去打击酒驾的疑问。的确,法谚有云:刑罚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国家和人民两受其害。能用民事、行政的方法解决的问题,绝不动用刑罚,刑罚要在公民自由和法益保护两者之间反复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慎重作出抉择。但是,醉驾一律入刑,就是认真权衡利弊后的正确选择,值得赞同。
草案没有规定酒后驾驶一律处刑,即保持了刑法的克制性。因为一般的酒后驾驶,会被吊扣一定时期的驾驶证和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只要执法严格,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必动用刑罚。而醉酒驾驶则产生了质的变化,它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状态,处以刑罚符合人们的合理预期,某中央媒体近日在人群中进行的随机调查,大多数人都赞同醉驾入刑即是证明。实践还告诉人们,运用民事、行政的方法处理醉驾行为,实际效果确实很不理想,醉驾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此起彼伏,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担忧。醉酒的适时入刑,正是好钢用到了刀刃上的表现。
当然,必须确定一个客观的醉驾认定标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80毫克/百毫升就作醉酒认定。酒精含量的具体数额可以再讨论调整,但这种判定方式还是比较客观,值得采纳。醉驾在法理层面上,究竟应当认定为故意行为还是过失行为也有争议。但驾驶员在明知醉酒危害公共安全时还放任自己去过量饮酒,无疑属于故意犯罪,在刑法理论上就属于危险犯。如此判定,才能给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一个有效保障。至于有委员建议的加上“情节严重”,则容易给法律留下漏洞。因为醉驾本身就是非常严重的情节,这四个字一加,便为有权有势者大开方便之门,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委员提出的公务员一旦醉驾入刑,便会同时遭到开除公职的处分,过于严重,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培养一名公务员的确很不容易,若某公务员其他方面都优秀,仅仅一次醉驾即被清除出公务员队伍,公务员个人利益和公共管理利益两受其损,这样立法的执法成本是否有些过高,确实应当考虑。
但“醉驾一律入刑”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在这一语境下再来考虑同情公务员的观点,其理由就显然微不足道了。宪法确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大的道理,而且这还是落实公务员法的必然要求。因为醉驾一旦入刑,就成了国家法律中最严厉的禁止性规范,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公务员第一项义务便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若是最底线的法律要求都做不到,将其清除出公务员队伍也就没有什么惋惜和冤枉的。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