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半月谈评论(2013年9月12号)

    作者:毛锐浩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7:48:14

    官商“愿打愿挨” 禁令成空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不允许新建办公楼,地方政府就与企业“你情我愿”解决新办公大楼问题,不能不佩服地方官员的“对策才智”。不知道这种“你情我愿”会不会成为又一个“先进经验”——想换新大楼的地方政府,找个商人“愿打愿挨”就成了。

    哈尔滨市香坊区政府未经任何立项、审批、规划等相关程序,仅用一年时间,违法建筑一座高达15层,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的豪华政府楼——“民生大厦”,而仅一墙之隔的联草街棚户区改造确拖沓了3年,仍是一片空地,使得老百姓无法回迁安居。面对政府不能新建楼堂馆所的质问,哈尔滨香坊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解释称,这是企业为政府建的大楼,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莫让“民生大厦”遮挡“民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而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再次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修建楼堂馆所和办公用房的通知》,强调党政机关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香坊区政府与黑龙江建工集团利用土地置换等方式,巧立名目,顶风作案,无视中央八项规定,严重违背了人民意愿。笔者认为,修建“民生大厦”,是遮挡民心的屏障。

    “民生大厦”是破坏政府形象、违背中央意愿的罪魁祸首。古人说: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艰苦奋斗的本色永远不能丢弃。香坊区政府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建设超标准的综合大楼,助长了地方政府的官僚意志和追求豪华享受的歪风,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使政府威信受损,更违背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让人民过好日子,让政府过紧日子”的初衷。

    “民生大厦”是官商勾结、滋生腐败的有力证据。“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香坊区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利,不思为民谋福,搁置的棚户改造工程一拖再拖。而与企业勾结,采取土地置换方式是变向浪费国家资源,且与企业之间无任何合同协议,其中的暗箱操作和猫腻是不言而喻的。

    “民生大厦”是隔离群众、遮挡民心的屏障。一边是火速新建的豪华的政府楼,一边是搁置三年之久未建的棚户改造空地,天壤之别的对比,是百姓之殃,政府之痛。无形的拉大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成为政府与老百姓的隔膜。

    “民生大厦”本该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然而,香坊区政府领导官员却无视百姓疾苦,不顾百姓冷暖私自修建的享乐工程。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将目光多投向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让自己过苦日子,让百姓过甜日子,这样的政府才是人民满意的好政府;这样的工程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企业为政府建办公楼,是场权力和资本的游戏

    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公布。意见提出,严格履行政府要过紧日子的三项承诺,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上有明文规定,地方政府自然不敢顶风作案。不过,明的不行,暗渡陈仓还是可以的。于是,打着“民生大厦”旗号的政府第二办公区就粉墨登场了。但即便如此,办公大楼还是“师出无名”,因此虽然地段不错,办公楼还是“藏得比较深”,一般人还轻易发现不了。

    不过,即便披着“民生大厦”的外衣,还是无改办公大楼的性质。为规避这一风险,香坊区政府又唱了一出“偷龙转凤”:声称该大厦系企业所赠,人家硬要塞过来,政府还能坚辞不授?反正,企业跟自个关系良好,口径一致,共同遮掩,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如今,这世道除了一视同仁,更多的是因人而异。在权力主导分配的差序格局下,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何况手握实权的政府本身?如此,第二办公区在一年时间内快速崛起,而一旁的棚改区草都枯荣好几回了,却始终连毛线都不见长一根。

    不难发现,也正是有了权力的“首肯”,第二办公区才能上演匪夷所思的“奇迹”:土地还没摘牌,楼就已经盖上去了。不仅如此,没有立项、没有审批、没有规划,都可以畅通无阻。即便是“三无产品”,也可以神气活现地矗立于世人眼中。有了权力的护佑,“洗白”是迟早的事情。补一张“准生证”,完善相关程序和手续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只要事情不被揭穿,一切都可以静悄悄地进行。

    只不过,“纸终究保不住火”。面对媒体的穷追猛打,哈尔滨香坊区政府相关部门显得有些慌乱。不要责怪政府拿不出所谓的“给予协议”,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他们又怎么上演妙手空空呢?当然,也不能指望当事企业出来戳穿“西洋镜”,毕竟手里拿着政府硕大的改造工程,若“因言获罪”惹恼了政府,别说肥肉,连汤汤水水都没得喝。

    资本挨上权力,图的是权力的变现魔力,而权力傍上资本,图的则是利益共享。说来道去,权力和资本勾搭上了,无非是出于一种利益共谋。此种情境之下,企业替政府建办公楼式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质上是权力和资本玩的一场心照不宣的游戏。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入戏太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旁的民众倒是看得分明,只是何处能够“借得精兵”,来终止这场权力自肥的游戏呢?企业“送”大楼给政府,背后有何猫腻

    企业“自愿”建大楼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隐蔽的利益交换。在政企关系上,企业越是“自愿”,政府越不能坦然受之。

    企业“自愿”掏钱帮政府办事,这几年来可谓不少,有的企业把豪车无偿“借”给政府官员,有的企业向政府主动捐款,而在哈尔滨,这样的现象再次升级——一栋15层和一栋8层的大楼,企业“送”给了政府。

    当地官方说,大楼是企业用了政府老办公楼的房子和地,作为交换,才给政府盖了新楼。不过,记者在当地采访一个星期,当地并没能拿出一个双方之间的合作协议,以证明确有其事。难道政府办公楼置换、新建立项这么重大的事,嘴上说说就能定下来?当地官员说,“这楼是企业自愿给我们建的,所有手续当然是企业来办理,手续办不全这楼我们可能就不要了!”言下之意,政府是被蒙骗了。不过,建这么大的工程,手续全不全,当地政府怎么可能不知情?而且,如果这楼不是送给政府的,什么程序都没有,会没有监管部门过问吗?

    无利不起早,企业这么积极地给政府建大楼,目的显然不单纯。作为企业,要想在当地拿项目,进行地产开发,处处都离不开支持和配合,所以,自然不敢违背政府的要求。一些新闻细节也暴露出,企业“自愿”建大楼的背后,可能存在猫腻。例如当地官员说,相关企业之前曾为政府建过一栋大楼,“因为楼里面的结构不好,不适合办公使用,区政府没要。”企业千方百计迎合政府要求,两次“自愿”给政府建大楼,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预期,怎么可能做此亏本买卖。

    和借豪车、捐巨款给政府一样,企业“自愿”建大楼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隐蔽的利益交换。这种利益交换,不仅会带来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问题,还破坏了公权力的中立。试想政府和一个企业的关系走这么近,收了企业这么大的好处,那么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管,以及处理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的纠纷时,怎么可能做到严明公正?所以,在政企关系上,企业越是“自愿”,政府越不能坦然受之。

    哈尔滨香坊区这栋企业“自愿”帮政府建的大楼,被称为“民生大厦”,这真是个讽刺。棚户区改造,是当地重要的民生工程,民众焦急等待3年都不见影子,可这边送给政府的大楼,效率简直神速。由此可见,“民生”二字,被当地摆在了什么位置。
    新建民生大厦不如真正关注民生

    一座高15层,建筑面积26000余平方米的大厦,从开工到落成,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可以说是笔者听闻的最快速度之一了,再仔细一看,原来其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座大厦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政府第二办公区,而且没有经过任何立项、审批、规划等等相关程序,甚至连土地都还没有摘牌,怪不得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建设完成,原来是一个政府全力推动的违法建筑啊!

    在这个事件中有两个对比特别强烈的地方:一是该区政府官员说:“楼是企业自愿给政府建的,所有手续应该由企业来办理”,而大厦建筑单位的负责人却说:“他们只是承建单位,只有建筑资质,不可能是他们办理手续”。两个人说的话意思正好相反,但是作为政府,难道不知道大厦在动工修建的时候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吗?没有手续就是违法建筑,为什么不履行职责进行制止,反而让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大肆修建?我想,这应该是涉及到自身利益,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政府办公大楼1年修建完成,而一墙之隔的棚户区改造却3年了仍是一片工地。2010年5月,香坊区政府就启动了该棚户区改造工程,然而居住在外、急需返迁的拆迁住户3年了仍是漂泊在外,而仍然有办公楼使用的政府1年就能进驻新办公大楼。这种先政府后群众的做法合适吗?当地政府官员难道看到这座新建大厦上悬挂的“民生大厦”四个字时不感到刺眼吗?不感到愧疚吗?

    在中央下发通知:5年内党政机关严禁新建楼堂馆所后,地方政府新建楼堂馆所在新闻上出现的频率才有所降低,但是仍有无视规章、顶风作案的,前有“包头市粮食局亿元办公楼”,现有“香坊区违法办公楼一年建成”,各种计谋、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最终仍难逃事情败露的结果。香坊区以为凭借一个“还建”的概念就可瞒天过海,却不知道这只是掩耳盗铃,所有人一看都知道建筑公司明显吃亏,怎么可能叫你情我愿?又怎么称得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在里面吧!

    香坊区领导干部也真是“可爱”,以为建一座“民生大厦”就是关注民生了,殊不知一墙之隔的棚户区建筑工地却在不断地打着他们的耳光。真正的关注民生应该是沉下身,沉下心去,把群众放在自己之上,走到群众中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