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3年10月15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3年10月13号)
半月谈评论(2013年10月14号)
老年节法定说明了什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往年不一样。这个敬老爱老的节日,有了法律的认定。
许多人有了陪伴老人的新由头。但也有人不解,重阳敬老,我们赞同,并且已经形成了中国人的习俗。干吗再把法律搬出来,赠予一个新名头呢?这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吗?
别小看了法定这道程序。由法律对重阳节的敬老内涵进行加冕,其实是一种路径探索,探索“孝亲”这一传统伦理如何在现代法理社会中延续,并继续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凝聚社会的文化纽带。“孝亲”在儒家的语境中,不仅是个人行为,不仅有亲情意义,更是秩序和道德的起源。对孝亲的提倡,有整合社会、塑造共识的重要功用。孝亲敬老,在家国同构的政治体系里,是最核心的社会文化,“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孝亲文化是社会告别疏离状态的重要纽带。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孝亲伦理与家国伦理分离,回归到了家庭生活领域。然而,中国人仍然习惯在亲情共同体中生活。孝敬老人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亲情。微观说,它是许多人人生价值的寄托,让爹妈过上好日子,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个人愿望;宏观说,它同样起着整合社会的作用。大众普遍心理是社会共识的基础,用法律的手段予以认定,既是对这种普遍心理的正视,也是在现代治理框架下的探索。尊重既定历史条件,同时采取现代路径,才能建设好我们自己的现代化。
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使传统价值得以涅槃,当然不只是定义一个节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便是对现代孝亲伦理的整体性刚性支撑。前段时间,“常回家看看”条款入法引起争议。争论的硝烟未散,无锡、莱阳、重庆、泸州等地,精神赡养案例已经纷纷出现。这说明,固然存在操作性弱等问题,但是,立法的导向意义和价值塑造功用已经初步彰显:许多老年人已经拿起它当作维权之杖。工业化后的社会,复杂程度大为增加,价值不能仅仅通过礼俗实现,强制性的法律契约、明确化的社会职责,是安放共同价值良好的基座。
不只是孝亲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传统价值使人们凝聚在一起,战胜了天灾人祸,形成了独特的国民性格。这些价值虽然起源于农耕社会,很多已经不适合发展了的社会现实了,但是,却可以是信息时代构建公共价值观的良好矿石。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现代的框架开采、发掘。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