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上班族的职场压力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创新发展"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材料是载体是得分的王道
申论材料——申论考试的载体,是申论得分的王道。材料如此重要,因此,对材料做一个详细的剖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分四个方面来阐述材料,笔者希望通过文章表述,对材料的解析,能够带领大家驾驭申论材料,并且在今后的复习和备考中不再做迷途的羔羊。
首先,材料的来源。材料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几类,第一类,政府的主要政策,水价调整、山西省煤矿改革、都是政府的重大政策。第二类,较比较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可能和政府有直接的关系,也可能没有直接关系。2011年国考,考察到了黄河精神,其实就是社会现象。
其次,材料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都会成为申论材料,成为申论材料必须符合几个标准,第一,非敏感性,原则上敏感材料不考。比如钓鱼岛事件,绝对是不可能考的,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敏感因素,直接涉及到了政府相关决策;甚至,在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考查了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和云南丽江群体性事件,2010年直接被取消了单独命题资格,这就是敏感性。第二,申论材料一般情况都具有消极性,主要用来反映不足和缺陷。比如说山西省煤炭资源改革,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多、小、散、乱等情况,小煤窑到处都是,发生很多事件,这肯定属于坏现象对吧。再比如说,水价调整,外资企业进入以后,推动了我国水价上涨, 影响了低收入者生活水平,这几种都是反映社会坏现象的,申论材料中就会出现。第三个特点呢,就是辩证性特点。各位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申论材料主要用来反映坏现象,所以他一定具有辩证性的特点。比如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试卷,材料既描述了黄河是地上悬河,威胁着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提到政府植树造林治理黄河,提到王景治理黄河的成功案例。
再次,材料的内容类别。关于申论材料的内容划分,申论材料大体分三种,第一种,数据性材料。这种材料一段话都是在罗列数据,这叫数据性材料,第二种类型叫案例型材料。他讲一个故事,反映一种现象。 第三种叫观点型材料, 就是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评论或发表观点的,观点型材料的表现形式有A、领导讲话,代表政府观点。B专家讲话,代表学界的独立思考 C名流讲话, 代表了各自的立场,D群众讲话,代表了人民的呼声。F政府的文件,代表了政府的权威看法。G法律条文。申论考试一般情况就是这三种类型,可以覆盖申论材料的90%以上。如果我们在考试时碰到非上述材料,我们要特殊处理。
第四,给定材料总体逻辑无论给定材料有多少字,他背后的总体逻辑一般情况下来讲就是几种,第一,叫争议性逻辑。争议性逻辑就是材料中围绕一个主要问题,重点讲了讲正反两方面都反映什么观点。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平与效率问题就是争议性材料。第二种,叫非争议性,也叫常规型。为什么叫常规性,因为他出现的概率是最大的,95%以上的材料逻辑都是非争议性的,也就是常规性的。那常规性怎么组织逻辑,很简单,同样是围绕问题,它的重点不是讲正反双方的观点和理由,它的重点是讲影响、原因、对策。个别情况下还有第三种,就是混合型的,就是既有一部分讲的是争议,另一部分讲的是影响、原因和对策,比如2007年湖南省考,考的是北京市政府2006年颁发的烟花爆竹限制燃放政策,前半部分在争论,要不要由禁改限,后半部分就是讲政策实施后面临的很多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的很多措施。这就是典型的混合型逻辑。第四种,是并列型逻辑,材料是按照并列关系安排材料。例如,2001年国考申论试卷,考查的是康泰克与PPA,就是典型的并列逻辑结构。材料主要围绕论述不同国家的反映和措施。这里面,常规性是最经常考查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