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济南
  • 青岛
  • 淄博
  • 枣庄
  • 东营
  • 烟台
  • 潍坊
  • 济宁
  • 泰安
  • 威海
  • 日照
  • 莱芜
  • 临沂
  • 德州
  • 聊城
  • 滨州
  • 菏泽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4山东选调生申论热点:由"沪7条"看房价调控

    作者:毛理镶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04:19:59

    【背景材料】

    1.国家统计局9月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新房房价同比涨幅超20%,随后“深八条”、“京七条”、相继出台,从住房用地供应、二套房首付等方面做出政策性调整。

    2.2013年11月8日上海发布了《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关措施》,即上海“沪七条”,从提高准入门槛,收紧预售许可证和增加土地供应等方面强制调控房价,成为市场的转折点,

    3.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11月8日提出:“新沪七条”虽然会伤到刚需,但政府“不得已而为之”。对于目前火热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此次“新沪七条”的出台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实质性改变。对于购房者的恐慌性情绪来讲,“多少会起点作用”。

    【解析】

    房价问题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随着中国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住房也成为传统思想中婚姻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房价久增不减,11月18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称,上海10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长21.4%,在该机构监控的70座大中城市里涨幅最大。北京紧随其后,涨幅为21.2%。涨幅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是广州和深圳,分别为20.7%和20.6%。所以已经远远超过了广大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成为非常严峻的现实。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房价失控也明确提出:调控回归市场化,完善土地供应和房产税改革将成为调控楼价的主要手段。所以华图专家建议此类问题我们考生要予以重视,以防止在国考面试中出现,预测出题会集中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谈看法、谈建议和措施、分析原因等方面),随着各地争相出现控房价政策,所以政策类题目又是一个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各地的“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来谈谈中国的房价调控之路。

    房价飚高的直接原因:

    1.内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多:随着城市化的加大和老百姓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要增多,所以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传统婚嫁观念的督促,结婚等同于买房。

    2.总房屋量供应不足:土地、资金、建设成本、税费等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成本,提高了房价;2004年开始实施的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土地供给的制约性政策,限制了房地产的供应量,加剧了房地产供需缺口,促使房价上升;

    3.房产投机者的介入,各地不断出现“房叔”“房姐”,增加了房价供给负担,经统计抽样调查发现26.55%的购房者出于投资的目的,一线城市比例更高,如上海该比例高达40%。

    这些是一些表面的原因,相信各位考生也能分析明白,然而面试是一个优中取优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的角度要有一定的大局观,所以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房价飙高的原因。

    房价飚高的间接原因:

    1.供求结构不合理,我国有94%的住房开发定性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则微乎其微,开发商为追求高额利润,偏重于高档住宅和别墅的开发,而价格比较适中的普通住宅则供求少,然而真正的需求者却是广大基本消费者,所以导致基本商品房价格过高增长。

    2.居民消费观念扭曲,由以往的“居住性”转向“享受性”,由一次性置房向二次、三次置房过渡。

    3.投资渠道单一,股市低迷,银行利率下调,这样高回报的房地产投资成为了广大小资人士的投资首选,因此一定程度促进房价的升高。

    政策的背景:“沪七条”包括:将进一步落实各区县房价调控目标责任制,增加住房用地供应,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税收政策,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影响及问题:新政实施后,市场整体反映倾向“理性”。短期内,对一些处于正在交易阶段的买卖造成一定影响,从长远影响效果看,政府的调控态度让不少买家放慢了入市、追涨的步伐。其次“新沪七条”会伤到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刚需,限制了一部分人的购买,旨在降低购买力,让房价降温,然而二套房首付提高至七成、非户籍居民购房缴税或社保年限的提高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会延缓房价的上涨幅度而已。

    同时一些房产中介为了提高业绩,想出各种奇招,如抵押首套房,用消费贷款补足首付;或者索性离婚,用净身出户一方名义买,包装成首套。

    所以解决房价问题的核心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加供给量,调整供需结构;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应该真正让市场承担更多的功能,而非通过自己的“有形之手”不断影响市场的交易行为。总而言之政策的未来走向、执行力度以及市场机制能否真正发挥调节作用,才是房价调控的最终道路。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