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3月11号)
- ·下一篇文章: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申论热点:办实事亦或表演秀
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献礼工程”当休矣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进度服从质量”、“×××示范工程”……每当走过建筑工地,看到高悬在工地上的这些巨幅标语,心中总要生出几分感慨:多好的理念、多高的要求啊!
可是,一份报道却很耐人寻味。某地一重点公路工程将于年内竣工,比原计划提前将近一年。而提前竣工的原因是:本届市政府任期将满,希望能在任期内完成这一造福于民的 “献礼工程”。
本是“百年大计”,本是“进度服从质量”,可为了在领导任期内将工程完成,竟大幅度地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这“礼”到底是献给谁的呢?
地基的夯实需要时间保证,浇注的混凝土需要时间凝固,抢了工期,就违反了科学规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即使有时进度与质量发生了矛盾,也应是进度服从质量。那么为什么偏偏有人总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人为地加快工程进度呢?究其原因,大部分是为了某些领导的“政绩”,却美其名曰为某节日“献礼”。它的直接后果是投资加大、质量堪忧,浪费钱财、埋下隐患,同时也给经济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此仓促建成的 “重点工程”、“献礼工程”, 不仅不能造福于民,反而会大大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被新闻媒体屡屡提及的那些被炸被拆被弃的建筑中,有的恰恰就是“示范工程”、“样板工程”、“献礼工程”!
“抢了进度,毁了建筑”的例子很多。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达一千个亿,这中间到底有多少是抢工期的“献礼工程”呢?而我们的决策者又在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一些所谓“献礼工程”上马时,由于决策者的全力支持,所有的审批程序都一路绿灯,相关的法律法规被搁置一旁,成了一纸空文。在看似宽松的环境中,隐藏着的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是对法治政府形象的损毁,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领导不正确的政绩观。
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势必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领导干部要学会科学执政,就必须放弃片面的政绩观,一丝不苟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唯有如此,方能让“政绩”长存,真正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