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7月15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7月13号)
半月谈评论(2014年7月14号)
事业单位改革能否纠偏教师民工化
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现状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前不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年薪10万元、15万元是相对一般白领的行情而言,事实上,相当部分的青年教师的年薪不过6万元左右。网上流传甚广的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写给大学校长的辞职信中说:“学校周围的房价已涨到每平方米八九千元了,远在江宁的房价也到了四五千元;菜场的肉价已到了十几元每斤。可我的工资是区区2500块大洋!”物价飞涨,各行各业工资收入也随之而涨,更是使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低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该调查显示,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由于生活压力超大,不少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攻完硕士攻博士且进入堂堂高等学府高就,收入不过尔尔,难免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投入、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从这类教师的生存状况来说,已经不只是收入不够体面,而且早已有明确的民工化趋势。这种状况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社会是南辕北辙的,甚至于不免显露出了斯文扫地的新风险。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低,又正好折射出了高校收入分配领域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与工作绩效分离的大锅饭制度之弊。而这个问题其实也早已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比如曾经启动的绩效工资的改革,本意就是为了激励创造,鼓励多劳多得。令人惋惜的是,此前这类改革步伐较小,实施起来换汤不换药,未能实现改革初衷,始终未脱平均主义之窠臼罢了。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启动,论者的兴趣常常喜欢将改革的目标指向事业单位正式进入社保、中国养老制度“并轨”,这实在是有失偏颇。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改革内容应该是实现工资收入与劳动创造的绩效相匹配。也说是说,在彻底打破身份区隔,实现同工同酬的基础上,使工资收入体现劳动创造的价值。
事实上,相当部分的青年教师收入低,恰恰是低在僵化体制下的僵化身份认同方面。多年来,许多高校正是通过所谓聘用制甚至于临时工制度来纳新教师,一开始就给青年教师一个不明不白的身份,因而也很难给予他们确定的收入预期。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我们的高校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以培养一批高素质青年教师为目标,以激励创新和勤奋工作为指向,着手研究高校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庶几可让青年教师摆脱民工化之忧。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