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9月27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9月25号)
半月谈评论(2014年9月26号)
你改变,政治生态就改变
现在,不少干部因作风甚至腐败问题,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社会公众拍手称赞。但也有一些人在为他们喊冤,觉得有些干部是为情势所迫,臣服于环境,迷失了自我,放任自流直至腐化堕落,是不良政治生态的牺牲品。
诚然,环境能够影响人,但人也能够影响环境。就政治生态而言,每个干部又都是这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身处不良政治生态中,你被生态改变,这个生态就会恶化一分;你抱定操守,这个生态也就变好一分。很多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很多时候未必就真是迫不得已。不良环境能否真正改变自己,主动权其实永远在自己手里。关键就看你是随波逐流,还是信念如金。
日本电视剧《金牌》里,女主人公有一段面对犯人的经典演讲:出身如何如何、缺少关爱、被社会抛弃了等等,都是些让人厌烦的借口。就算在和你们同样的环境里,不,就算是命运再残酷,大多数人也绝对不会去犯罪,绝对不会去伤害别人!去欺骗!去掠夺!去杀人!绝对不会!
想起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一次赴任途中,杨震过去举荐过的秀才王密深夜造访,馈以重金,并且表示:“现在已是晚上,没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杨震四知”一直被后人视为“慎独”的典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明朝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有敬畏,行有依归。有敬畏心,才能坚守正道、襟怀坦白,堂堂正正、清清爽爽。反之,心无敬畏,有若堤溃。内心的闸门被撞开,浊浪斜出、恶水横流,都势在必然。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追求,那么,保持敬畏之心,则是一种底线的坚守。孔子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今天,无论是谁,都至少应敬畏三样东西:法、理、情。现在有一些人,官大了、经手的钱多了,就变得不知天高地厚,法纪、常理都毫不顾忌,亲情也异化、扭曲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些人,看到别人当官了、有钱了,就慌了心神,乱了方寸,法纪的约束甩到了一边,常理的濡染抛到了脑后,亲人的劝诫也成了耳旁风。太多的教训表明,不畏法纪,不重常理,不敬亲情,必然乱心智、弃操守、纵欲念,最终底线失守,人格沦陷,影响了事业,毁了家庭,也害了自己。
政治生态不佳,不是自甘堕落的借口,更不是可以腐败的理由。做人的底线,为官的本分,工作与生活的最终目的,都是值得叩问心灵的严肃问题。身上捆着名缰利锁,脑中想着进退留转,眼里盯着功名利禄,就容易翻船落马。与其出事之后怨这恨那,不如静一静、想一想,贪欲因何而起,心门缘何洞开?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