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七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1月8号)
201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六
网上信访也要把握“生命线”
时刻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抓住了信访工作的生命线
7月1日,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的网上投诉将全面放开。足不出户即可表达利益诉求、查看办理过程,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信息化方式完善信访工作体系、重整信访工作格局,体现着信访制度面向时代的创新。
信息化的每一次进步,都体现为对时空限制的超越。对群众来说,网上信访让漫漫上访路有了替代性选择,用鼠标和键盘即可实现下情上达,信访成本因之降低;对政府而言,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办理过程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行政效率必然提高。
可见,密切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开通网络投诉最重要的功能。《信访条例》开宗明义点出信访工作宗旨,“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抓住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信访工作的生命线。
近年来,信访屡成媒体关注的热点、群众利益的痛点、社会稳定的难点。在我们身边,既有像张云泉那样给人“赔礼、赔罪、赔钱”的优秀信访干部,也有一些地方信访工作的被动,有的甚至把群众上访一律视为“非正常”行为。
当信访工作脱离了群众,其结果就是堵塞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斩断了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久而久之,在一些地方,本应成为密切联系群众重要通道的信访,却变成了群众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疏离了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信访工作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循着密切联系群众的轨道前行,纠偏截访行为、回应群众诉求。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制度,到全国信访局长会议要求纠正一切对正常上访的“拦卡堵截”;从国务院强调“深入推进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到一些地方取消信访考核与排名,纵览这些改革举措,密切联系群众,是其共同的价值关怀;解决实际问题,是其共同的政策目标;保护群众权益,是其共同的宗旨理念。
具体到开通网络投诉,这固然是促进信访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有益探索,但不能就此止步。网络渠道畅通,会对群众上访形成分流,这在一些地方会不会异化为截访的“正当理由”?网络投诉省转市、市转县,假如一层转一层,仍旧转回到基层,如何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畅通权利救济渠道、拓宽诉求表达平台,让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受益。
物不得其平则鸣。信访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让人民群众有地方说话;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信访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之际,信访部门开通网络投诉迈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又一步,能不能“不虚”、“不空”、“不偏”,取得效果、落到实处,我们充满期待。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