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12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10号)
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11号)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尽快废除
近年来,我国非法集资类案件快速增长。据媒体报道,每年约有2000起、集资额200亿的规模,这就意味着,每年有许多人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量刑。但是,在一些案件当中,我们看到有的人仅仅是因为办企业资金周转的需要,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向社会筹集资金或借贷,主观上并无非法从事资本和货币经营的恶意,客观上也未侵害他人合法利益,却被当作犯罪被判了刑。因此,我们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自1997年刑法规定以来,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甚至可以说,该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多年的顽疾,对此社会已达成共识,但对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有信用的企业就在企业内部或社会上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盘活了企业,于私于公都有益。而另一面,社会存在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借贷给他人办公司、企业并获取相应的回报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把这种融资行为犯罪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必然导致多输的结果,中小企业融资难依旧,大量社会资金仍然找不到出路,企业家却因民事借贷行为被当作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设置属于运用刑罚手段来处罚财产处分、民事自治行为,有违刑法谦抑主义。中小企业向社会融资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小企业以不高于银行同期利息4倍的代价获得资金持有人财物的使用权,而财物的所有人按照自愿、平等等原则处分财物的使用权,自愿承担一定的风险,并获取相应的借贷收益。整个过程完全属于意思自治、财产处分、契约自由等范畴,用刑罚手段来惩罚上述行为,涉嫌侵犯公民的宪法权利(财产权、人身权),有违刑法谦抑主义。
由于金融业体制、机制等原因,短时期内中小企业想通过金融市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国家通过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民间融资制度,还可以克服目前事实存在的地下钱庄的弊端,让社会资本真正良性流动起来。
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后,允许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自由融资,事实上形成了与金融业的竞争关系,使金融业面临竞争的压力,逼迫金融业不断创新,真正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
废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将更好地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自由,保护企业家依法使用和处分财产的权利,保护企业家利用契约配置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权利。
为此,建议尽快废除刑法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一些在民间融资过程中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可以适用刑法中规定的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等进行处罚。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