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新娘酒店换衣被拍引发关注,摄像头遍地的时代我们的隐私在哪里
- ·下一篇文章:如何杜绝企事业中的“近亲繁殖”
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分析,开展“两学一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举措,是面向全休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将有力的推动党同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一方面,开展“两学一做”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旨在强化党内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强化理论武装,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风正气,营造优良政治生态。
[原因分析:深刻认识“两学一做”的提出背景]
是应对复杂斗争形势的需要。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调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之复杂、改革发展任务之繁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样,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严峻考验。有效应对这一切,党的领导是关键,所以必须持续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党性意识,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从而更加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
是持续深化党内教育的需要。持续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是我们党抓党的建设的重要方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是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而且是新形势下党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中央明确提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要求把学习教育纳入经常性轨道,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对此,我们必须克服在个别党员中存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刚搞过,教育活动太频繁的错误观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抓好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党内教育工作。切实端正对这次学习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是深入推进正风肃纪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纠“四风”正作风、祛邪气扬正气,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和纪律作风大为改观。但也要看到,一些问题症状虽有缓解,而病根却未清除,滋生问题的土壤没有彻底铲除。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精神空虚;有的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树得不牢;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为官不为、工作消极应对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强力纠风、铁腕反腐的刚性手段,同时需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举措加以引领配合,通过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等问题,持之以恒、持续发力,把正风肃纪不断引向深入。
[深刻把握“学”与“做”的关系]
把握好“学”与“做”的关系,说到底是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即“知行合一”状态。也就是说,知即行,行即知,知和行始终处于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状态,这样的一种体用一源、即体即用的状态称之为“知行合一”。体现在“学”与“做”的关系上,就是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日常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行为当中,能够把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领会体现出来,以此作为判定行为的标准,时刻有所参照,在行动中深化对所学的领会和自觉。学的时候,在具体问题和情境中学,通过化解和回答做合格党员时所遭遇的困难和困惑,使得所学真切笃实,融入到行为中去。
“学”是基础,但关键在“做”,“做”的时候最能检验出两者是不是脱节。所谓关键在“做”,就是要在做事情上体现出“学”的效果来。“人须在事上磨练”。一个人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往往看不出所学的究竟管不管用,只有在遭遇人情世故的时候才能看出修养究竟有多深。比如,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有不虞之誉,也有求全之毁,无论是“毁”还是“誉”,碰到的时候,能不能不患得患失、淡然处之?没有得到提拔重用的时候,能不能平心静气,依然踏实工作?面对利诱的时候,能不能不为所动?在这些事情当中,才是最能体现“学”的效果和作用的时候。关键在“做”,指的就是不回避问题,不为各种情绪和利欲牵动,守住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底线,在遇到考验的时候能把所学用起来,以保持住定力。
“‘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只有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才能避免“学”与“做”脱节。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实际。脱离问题的“学”和“做”,就是脱离实际,这样的“学”和“做”,必然流入形式主义、空洞无物。带着做一名合格党员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来学,这样的学习才能真切笃实,才不会是应付检查、装饰门面、学过就忘的学习,而是在平时照样能用得上的切身体会。同样,只有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做合格党员才能切己和有方向感,才会真心实意地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
[参考对策]
第一,要拧紧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开展“两学一做”,必须首先摒弃模糊认识,扫清思想障碍,打牢理论根基,充分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两学一做”深深扎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确保学习教育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第二,要找准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只有找对方式,才能取得实效。开展“两学一做”,必须坚持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两手抓、两促进,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在统一思想、学用结合、边学边用上下功夫,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同时,多一些讨论交流、多一些解惑释疑,以基层党员干部易于接受、贴近心声的方式,使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更接地气、富有生气、收到实效。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