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 ·下一篇文章:2009年九月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政治)
七年慢慢公考路-一位教师的公考经历(2010国考必看)
七年慢慢公考路-一位教师的公考经历
(献给所有参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朋友)
为了今年的国考,希望大家能看完它,收获要比作十套真题都大的多!
向作者致敬!
第三次公考(2005年)9.26日更新
这一年的公考限制更严了,不仅是专业、还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我只能报远离家乡的一个市市直“三不限”的单位。
2005.3.26全省公务员招录启动,共计划招考近1900名(含民警)报名时间:4.13-4.16......
2005.4.14今日到*市报名,可以预见这一职位竞争十分激烈,我是第99位报名者......
2005.5.17昨天到*市拿准考证,发现报考人数远超原来预计,考录比超300:1......
2005.5.21今天参加笔试,感觉一般......
2005.6.9 笔试成绩揭晓:行测61申论71综合65合成总分66.2,排名第7,与面试无缘......
2005.6.16 05年公务员考试成绩揭晓后,因再次落败,内心非常痛苦,夜不能寐......
2005.8.31 女朋友陪我到*地游玩散心,在寺庙里抽了两支签,含义惊人的一致,有句话印象深刻:“君虽有志,时运未至,徒劳南北,强走西东”这活脱脱是我这几年生活的写照......
2005.9.10 教师节受表彰,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五年来近六百名学生从我手里毕业,这也是对我工作成绩一点肯定......
2005.10.22 参加县教学业务大赛获奖后感言:常怀感激之心,永葆进取之志;常存敬畏之念,兢兢业业地工作,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