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政法干警备考练习题精选(一)
- ·下一篇文章: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复习计划
政法干警考试全程经历 我的政法干警考试历程
在我报考前一直想找一个详细的公考流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当时就想如果考上了就自己把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如果能对报考公考的朋友有帮助,将是最大的荣幸。
之前也一直认为公务员考试有着黑暗的一面,一直也没认为自己也能有考中的一天,一直认为没关系没钱就不可能成事,直到这次,全部成绩公布后,我也承认了,原来,还是有某些公务员考试,有着公正的一面。这次公务员考试是我的第三次公考了,第一次名列所报职位第133名,第二次21名,这次,笔试第二,面试第一。
〇、报考
我报考的是2009年全国基层政法单位统招考试,是中组部中央政法委等十三个部委发起并主管的招录应届毕业生通过两年学历培养后在基层政法单位(公检法司)工作一定年限的教育入学考试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双料招录考试。几经商议,决定报考的是山西省DT市LQ县检察院的法学二学位职位,培养院校是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7月,我报考后,开始了复习工作。
一、笔试
当时刚从四川毕业回北方才一个多月,自己在北京给一家出版公司做网络编辑的工作,平时就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书复习,晚上回到北京的表哥家后适当的抽点时间看看书,复习的时候,主要精力放在了法学专业课(民法学)和申论上,行测没有复习,因为之前做过些行测的真题,觉得能保持在一个比较凑合的分数段上,且行测短期无法突破,就没有花功夫再复习它。
就这样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的书,2009年8月25日,准考证可以打印了,看到考试日期和考场地址,是8月29日和30日两天,在太原的山西中医学院。在网上订了太原的汉庭酒店的房间,买了火车票,28日晚上一个人从北京出发,去太原考试。
29日早7点到达太原,打车去晋祠路的考场,经过繁杂的楼门口武警验证、安检、考场内再验证、再安检后,坐在考场里开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140道选择题,涵盖数理、逻辑、语言、思维等诸多方面,题目是一贯的奇形怪状。
行测题量大,题目难,我觉得没必要真的每题都彻底认真做好,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觉得一看特别难的题目,就不要去细细深究了,直接随便选一个答案,然后跳过去做更有把握做对做准的题目去。或许,取舍也是行测要考察的一个能力点吧,呵呵。
距考试结束还有40分钟时我做完了所有的行测题目,然后开始涂卡,一定要给涂卡留出20分钟以上的时间,不然,很难涂完。涂卡后,还有近20分钟,回头检查了一遍之前瞎蒙的选项,认真去思考了一下,有几个能思考出来答案的,就重新作答重新涂该题的答案,有些当然再怎么思考也难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答案,那就,随便涂一个吧,呵呵。反正,别空着。
第一天上午的考试结束后,在中医学院校门口打不上车,一直走过南内环桥,在太原市委党校门口才打上车(后来在电子地图上量了量,大概走了2公里),去汉庭办理入住手续,在宾馆的房间里吃了饭,躺了会儿,喝了杯咖啡后(为了下午的考试不瞌睡),又打车去考场继续考申论。
下午的申论1万字的材料,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然后根据材料和相关问题,大小文章一共写3000字左右,遵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原则,并在开头用了两个感叹句,两个反问句,一组排比句完成豪华首段来切入政论,之后条分缕析阐释现象,解释成因,排出对策方案,写完,收工。
下午出了考场还是打不上车,郁闷,继续走到市委党校才打上车。回宾馆,吃饭,洗了澡,看了会儿电视,继续看明天要考的民法学。晚上12点,睡觉。
第二天6点起来吃了饭,收拾东西,打包,喝了咖啡(防瞌睡),退房,打车去考场。民法学的考试卷子是教育部会商最高法最高检出的,和去年我准备考研时做的民法卷子有很大不同,实务方面的内容很多。但也有很多基础的东西,考研时不一定是重点,却在这个卷子里当做大题出现了,简答题第三题就是,“简述相邻权与邻接权的区别”。学法学的同学们都知道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权属,一个是物权,一个是著作权的延伸。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很容易,但对于突击复习法学的考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迷惑性的。
卷子全部做完后,还有近一个小时时间,回过头来把没补充完整的大题答案补充完善,把选择题又推敲了一遍,大概还剩20分,有2道大题的答案自己知道答得不好,但是也想不起来太多了,就这样吧。时间到了后,交卷,撤退。
自己一个人快步走出考场和考点,看着若干的高干子弟由挂着特权车牌的公务车接走,心里感觉怪怪的,当时也很担心考试的公平性,不过,无所谓,就算有100个手眼通天的关系户,那,剩下的60多个岗位总是公平竞争的啊,呵呵。
依然一个人走到党校才打上车,直接去太原火车站,买动车票,回京。
总的来说,笔试没有太多的紧张,按照复习好的和从出生到现在自己积累的知识去答就成。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