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考生资格审查结束后应注意三个问题
- ·下一篇文章: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之歪招妙法
2011国家公务员备考倒计时 制订四大备考计划
民航、海事、气象等职位仍是冷门
考生选择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是今年的一个新特点。从竞争最激烈的10个部门录取比来看,去年是780:1,今年是620:1,这些职位的特点是不要求专业、学历,也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相对很泛泛,但是今年比去年报考下降了30%。
从报名汇总看,去年报考人数最多的前10个部门都是海关,而今年海关只占6个。目前看,报考比例最高的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这个职位只招一人,目前通过报考审核的已有4616人。相比之下,仍有近120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冷门仍然锁定在要求非常专业的民航,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海事部门、气象部门等。
[备考指南]
先多方了解考试内容
对于备考的方法,韩老师表示,一定要查看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看看公务员考试考查哪些内容,只有知道考查什么内容,才好复习;查看招考公告,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招考信息等。公务员考试的最大特点是题量大、时间紧。
纵观往年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真题,从行政能力测验看,文字阅读量往往有2万多字,有时试题多达140道,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内,想要浏览一遍也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思考、计算、作答、涂卡等;从申论考试看,在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需要阅读七八千字的既定资料,还要撰写2000多字的申论文章。所以说公务员考试是一场阅读速度、解题技巧和应考心态的大比拼。
备考计划
行测能力测试速度是关键。技巧的记忆并能够熟练运用是做好行测能力测试的基本要求,其难度不大,但是时间短,如何快读的解题才是做好行测能力测试的核心问题。《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对每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公式、技巧都作了总结,希望考生能够熟练记忆,以便考试时能够快速解题。
申论重在写作。申论热点虽重要,可以帮助考生拓展解题思路。但是最终还是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考生在复习申论时切记要经常性的找些模拟试卷来练习,并仔细揣摩,找到申论写作的正确方法。
关心时政。2010年国家行测中除了常识部分时政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复习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时事材料,国家公务员网每个月都会发布本月的时事政治。通过此次十三省考试可以看出,每月时政发布的关于武广铁路、中国—东盟自贸区、上海世博会等在本次考试中都有所考查。
多做练习。在做公务员复习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适量精题,通过做题来巩固复习效果,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一般平时都能复习到,但是又往往是一带而过的复习,自己心里吃不准。所以在复习时要多做题,以保持对选择题的敏锐性。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