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教师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近三年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
- ·下一篇文章:浙江省考研要做核酸检测吗(浙江考研需要现场确认么)
考研后学历会变吗(以后考研会越来越难吗)
【社会37度】
编者注:这里的文字没有华而不实、没有空话、没有“点击诱饵”。在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静静地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生活的冷暖,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21日电问:当学历成为痴迷:“考研热”会降温吗?
作者:杨钰琪
2月15日以来,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出炉。一时间,考研成绩话题持续占据网络热搜榜。
随着报名数据逐年攀升,“考研热”已成为近年来舆论场的老话题。无论是为了逃避就业竞争、为了寻求学历,还是因为名校的复杂,大学生都会出于各种原因选择考研。有些人考研,甚至只是因为毕业焦虑中的“随波逐流”。
当学历成为一种执念时,有多少人决定考研深造?
除非是985,否则不要读!求学路上的名校综合体
2月15日,熊晓珊拿到了考研成绩。对比去年的成绩,她有望获得山东大学传播学专业复试资格。
2019年考研是熊小山第二次走进考研考场。与她一起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90万候选人。这一规模较上年猛增52万人,增长21.8%,成为近十年来最大增幅。
考生有290万,考研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在熊小山看来,只有考研进入名校,才能在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熊小山的竞争压力是有现实支撑的。据统计,近20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34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就业机会过多。熊晓山认为,只有获得985院校的硕士学位,才能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
连续两年,她把目标定在了山东大学。在她眼里,这所排名靠前的985大学会让她的学历发生美妙的翻身。
然而,考研后想要进入985大学并不容易。整个大四,熊晓珊放弃了所有实习和招聘的机会,专心准备考试。但她第一年的考试还是没及格。
“再考试吧。”熊小山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尽管今年已经是考研“二战”,但熊小山并不打算做出任何妥协。她表示,无论是专业还是大学,她都绝对不会接受调整:“不是985大学,明年我要第三次考试。”
“门槛焦虑”下,高等教育成考研痴迷
在愈演愈烈的“考研热”中,往届生反复考研已不再是新鲜事。
据统计,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2018年往届生的比例已达45%,接近一半。
23岁的李嘉恒是考研“往届生”群体中的一员。2019年研究生考试是他第二次参加。在他看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学位可以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门槛的提高,追求高等教育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据统计,考生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是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
李嘉恒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同样来自于就业的“门槛焦虑”。本科学习新闻专业的李嘉恒,大四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他的同事告诉他,他需要硕士学位才能加入这份工作。
“没有学历就意味着会被很多单位拒绝。”在提交了其他几份简历后,李嘉恒意识到,学历已经成为进入好雇主的一道硬门槛。
去年年初考研失利后,6月本科毕业的李嘉恒留在北京租了一套公寓,准备专心“二战”。新一轮的备考也让他压力更大:同龄人要么进入职场,要么进入自己选择的大学,而他却还没有安定下来。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