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考研违规(北京考研判卷严吗)
北京人民法院8月7日报道,今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以被告人张武亚等六人罪名,以无线传输方式组织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33名考生罪名成立。管理专业学位考试。考试作弊案一审判决。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被告人张五亚等六人有期徒刑四年以上一年零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四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下。据悉,此案是近年来北京发生的最大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件。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无亚注册设立星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人陆世龙注册设立北京华拓易通技术培训中心、被告人张宗群注册设立法学院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从事教育咨询等业务。2016年11月左右,被告人张无亚在2017年全国管理专业硕士招生考试中,设计利用无线电设备传输试题答案,组织作弊,以保证通过的方式培养学生。被告人卢世龙通过被告人张夏阳、被告人张宗群通过被告人李谦与张无亚建立联系。卢世龙、张夏阳、张宗群负责为张无涯招募人选,并从中获取利益。在此期间,张无亚购买了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等作弊设备。张宗群、卢世龙、张夏阳向考生分发信号接收器,并配合张无亚通过模拟考试等方式组织考生测试作弊设备;张无娅请李倩请同学帮忙解答。
2016年12月23日,张无亚在如家快捷酒店中国传媒大学西门店贵州楼经石楼登记了一个房间,将笔记本电脑、手机、信号发射器等设备放入房间并连接,并指使李谦,张峰操作电脑,启动软件。2016年12月24日上午,被告人张无亚、卢世龙、张夏阳、张宗群、李谦、张峰组织33名考生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作弊。张无亚为如家快捷酒店中国传媒大学作弊考生发送答案,李谦为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贵州大厦作弊考生发送答案,张峰为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作弊考生发送答案在北京师范大学经师楼。卢世龙参加北京化工大学MBA考试并参与作弊;张夏阳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也以同样的方式作弊。当天,六名被告人被警方抓获,作案时使用的无线电设备被当场扣押。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无亚、卢世龙、张夏阳、张宗群、李谦、张峰利用无线传输方式组织多名考生在全国联合硕士招生考试管理考试中作弊,其行为构成犯罪。已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其中,被告人张五亚、卢世龙、张夏阳、李谦、张峰均犯有严重罪行。被告人张五亚、卢世龙、张夏阳、张宗群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李谦、张峰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应从轻处罚。鉴于被告人张五亚、卢世龙、张夏阳、李谦、张峰到案后和庭审过程中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具有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应依法从轻处罚。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作出上述判决。
在线评判
考试作弊破坏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阻碍公平竞争,破坏社会诚信,败坏社会道德。它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而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考试作弊逐渐从“写小抄”、“找人考试”等个体行为,演变为穿越时空等信息化、组织化的方向。内外部合作等。作弊涉及的领域更广,也更容易预防。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相互依存、分工严格的利益链条,惩治难度逐渐加大。因此,组织考试作弊罪、为他人有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具或者其他帮助罪、为考试作弊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他人或者找他人代考罪刑法修正案增加了关于考试犯罪的规定。
本案涉及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一次重要的国家考试。被告人张五亚等人在三个考点组织33名考生在管理类专业联考中作弊。候选人人数多、涉案范围广、组织规模大。案件证据显示,案件主要被告注册教育培训公司,以教育咨询、组织培训等名义招收学生;被告意图通过签署看似合法的培训协议来掩盖其犯罪目的。张夏阳、卢世龙以中大教育名义签约《MBA、MPA双证研究生培训协议书》,张宗群以中大教育名义签约《教育培训合作协议书》,张无亚以星空世纪名义签约010-30000;有计划地组织考试作弊,包括考前培训、模拟考试、考试设备、统一演讲等;作弊设备隐藏,包括橡胶接收器、丝巾接收器、微型耳机等;此外,从侦查机构获得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以及作弊设备提取的考试内容来看,本案中多名被告组织考试作弊并非首次。而且,被告人还通过网络作弊,利用无线传输等技术手段突破考场信号屏蔽。该作弊行为发生在考场内外,严重扰乱考试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故定性为“情节严重”。被告人卢世龙、张夏阳不仅组织18名考生参加作弊,而且自己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国家硕士学位考试中作弊。张夏阳还专门找人组建微信群,为他们考试作弊提供服务,主观性恶劣。应当列为“情节严重”。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