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是哪里发布的)
推广科技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科技院”一词。
2009年,全国第一家科技院诞生。此后,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庭院1200多个。科技庭院为何备受关注?这个“小院”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从高等院校到农田——
为农民提供更多科技服务
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枣农丁太平近日结识了新朋友——中国农业大学沾化冬枣科技学院——学生队。
“我种冬枣很多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田里和大学生互动。”丁太平说,“今年年初,镇里成立了沾化冬枣科技研究所,当时我以为从来没有在这里种过冬枣的学生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但工作后和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确实解决了一些困扰我很久的种植问题,特别是通过标准化种植,将‘土法’与新技术相结合,效率提高了很多。”
据介绍,科技学院是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以来探索创造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把农业专业的研究生送到生产一线,研究解决农业问题。完成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农村发展现实问题,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科技庭院200多个。
科技院模式的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西北农林大学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成立泾阳蔬菜科技医院,服务咸阳3个县、17个示范园区。
“‘晓源’成立以来,已有5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完成了田间科研项目,培养了30多名基层农民技术人员。”西北农林大学副研究员、泾阳蔬菜科技小园首席专家张明科告诉本报记者,“小园”坚持新品种研发、引进选育、高效栽培、改良研究等。设施土壤次生盐碱化修复等技术。目前,新品种、新技术已推广到全省三原、高陵、礼泉等12个县以及青海、宁夏等省。累计推广面积152万余亩,新增经济效益超2亿元。
支持政策也相继出台。近年来,科技院模式被纳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印发的重要文件。2022年向社会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支持68个单位780个科技院建设,提升科技力量支持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成本、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十多年来,科技大院走出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路,激发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潜力,培育了一支抢不走的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说。全国科技学院服务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2日,全国74家培训单位设立科技学院1200余个,共涉及专家2700余名,毕业生5200余名。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科技院已引进创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84项,推广应用总面积5.66亿亩,增加财政收入700亿元以上。
从衢州到非洲——
“小院”经验与更多国家分享
科技庭院不仅在全国遍地开花,还走出国门,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
2021年至202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不断向全球推广科技庭院模式,称其为赋能生产一线小农的典型案例。去年9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员塞尔瓦拉吉来到中国第一个科技院诞生地河北省曲周县。他了解到当地农民懂技术、懂市场。村民一亩地年收入超过2800元。他称赞道:“太神奇了!这向世界展示了科技庭院的推广价值。”
在非洲东南部,马拉维共和国超过2000万人口中约80%属于小农。这里土壤贫瘠,肥料匮乏,缺乏现代农业技术。主要农作物玉米亩产不足200公斤。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启动中非科技小院班,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解决当地小农生产问题。来自马拉维的农艺师菲丽成为了“小院子”班的研究生。
去年11月,马拉维新建了三个科技园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菲力成为马拉维卡松古县里萨萨兹科技大院的负责人,在当地复制推广了中国的科技大院模式。据中国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非科技学院已为1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2名农业研究生。当地农民说:“我们欢迎科技大院来到我们这里,希望‘小院’能带来实用技术,帮助我们种更多的粮食。”
不仅在非洲,西北农林大学牵头成立了“丝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来自18个国家的106家科教机构和企业加入。张明科介绍,学校负责品种、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人才支撑,当地政府组织订单生产,中资企业负责成果示范和产品获取,实现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的结合。“下一步,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将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有关国家农业部门、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科技学院,培养更多青年人才。愿意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扎根创业。”张敏科说道。
从1.0到3.0——
加强多方协作
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院发展,更好服务农业农村?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团队探索在衢州设立小型科技研究院。如今,他仍在进行新的探索。“不久前,我们在衢州发起了‘科技大会’,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绿色吨半粮田’,就是说通过绿色高效的农业技术,让每一亩地都能产出粮食。”全年粮食一吨半。”张福锁说,随着化肥高效使用、病虫草害多重高效绿色防治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实施,农民曲周县的收成更好,钱包更雄厚。
张福锁介绍,科技大院一开始主要帮助农民更新升级种植技术,是1.0精准帮扶模式。随后,院加大帮扶扶贫工作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升级为2.0产业扶贫模式。如今,小院延续并升级了扶贫经验,为乡村整体振兴做出了贡献,这就是3.0模式。
推广科技庭院模式,吸引更多力量加入。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将与互联网平台拼多多合作,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大学生大赛,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科技交流、竞技的平台。研究和行业相关的创新。结果。
今年1月7日,第二届“拼多多杯”科技大学生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22所高校的46支代表队、近200名师生参加。中国农业大学滁城科技学院、西南大学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园、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如皋水稻科技园等多支队伍脱颖而出。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拼多多将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为年轻人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提供切实帮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
当地的支持也在不断增长。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下发《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号文件,提出实现乡镇农村科技院全覆盖。按照“一院一策”原则,一一制定科技庭院建设发展指南,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庭院,提高科技庭院建设发展水平。辐射和驱动能力。每个科技院将在3年内辐射带动至少4个村庄。同时,依托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加大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更多社会力量的合作,争取更多支持,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强化规范管理,精准服务‘三农’”。和农民的。”张明科说,“我们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服务乡村整体振兴,不仅改变农村生产,更改变乡村生活和农民精神面貌。”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