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2020在学研究生将超300万)
- ·下一篇文章: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辽宁联合办学的学校)
政策性岗位帮助稳就业(政策落实的流程)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就业的同时,全力制定和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稳住学生的“就业基本盘”。高校毕业生通过政策吸纳就业。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前两年同期,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应届博士毕业生孙启明毕业后将工作在核工业第一线。本科期间,孙启明就萌生了通过专业学习投身核工业建设的理想。博士期间,他还担任学校“双肩”政治辅导员,并与同学一起前往梁家河进行社会实践,这进一步坚定了他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信念。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武器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硕士毕业生陈世宇目前已与位于华阴市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实验检测研究院签约,陕西省渭南市。“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施展抱负、奉献青春的平台。这个职位适合我,可以让我展示所学,报效祖国。”陈诗雨说道。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做好基层就业工作,对于推动人才流向基层一线、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教育系统重点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高校广泛开展“青春追梦”就业教育主题活动,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事业观、就业观,让青春的花朵绽放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它最。
记者了解到,今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岗计划,预计招聘8.4万人,并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岗计划”。“三拥一扶”计划、“西部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将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各地高校加大对基层就业的教育指导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一线就业。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2021届毕业生共有670人,目前有201人选择西部基层就业,其中191人选择去新疆工作,占签约毕业生人数的64.3%。这191名学生中,有168名来自新疆以外地区。近三年,全国约70%的高校毕业生在地级及以下地区就业,约60%在中西部地区就业。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乡村振兴、中西部地区、城乡社区实际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基层就业政策措施,促进基层就业发展。社区服务、科研助理等岗位,引导和支持更多毕业生。学生可以到基层就业创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唱响兴军报国青春之歌
“军队是锻炼青年学子的大熔炉。要引导广大毕业生把参军作为报效祖国直接有效的现实路径,动员和支持更多有志青年为军营建功立业,唱响建设祖国的青春之歌。军队并为国家服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教育部会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招生全过程,加强大学生中国梦和强军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奋斗精神教育,完善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包括优先征兵、学费资助、考研加分、就业服务等,完善涵盖招考咨询、网上报名、体检政考、学籍管理等综合服务,推动紧密协同的军民合作体系建设,强力推进高校招生工作。
据介绍,2021年是实行半年征兵制的第一年。教育部进一步扩大“退役大学生兵”特殊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制定高职毕业生免试升入普通本科生优惠政策,会同国防中央军委动员部要综合衡量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军队需求,推动精准招收、人岗匹配,更好用好人才。目前,上半年征兵工作已圆满结束。大学生报名十分踊跃,报名人数不断增加。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单位,在稳定就业方面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2020年在扩大各类政策性岗位规模的基础上,公务员、中小学、幼儿园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收规模继续基本稳定。
记者了解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局要求稳定公务员录用规模,考试时间提前两个月左右。全部招聘工作将于7月份基本完成。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号文,要求各地统筹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教师招聘工作,摸清就业需求,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教师招聘工作。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科学合理设置聘任条件,创新教师聘任方式,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会同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组织开展第二季‘全民招聘行动’,开展网上招聘、网上招聘宣讲、就业指导等活动。创业培训指导等实用内容和贴心服务,线下国企领导、行业领军人物来到高校毕业生身边,国企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3.2万个。”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和就业“缓冲器”作用
教育部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和就业“缓冲器”作用,统筹推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层次人才。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据介绍,今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将根据各类招生规模,继续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招生力度。2020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资金支持、办学条件等因素。管理上保证人才选拔科学、公平。同时,我们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研究生项目的增加将更加注重专业学位,重点是理工、农、医、师院校。本专升本重点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区块链、家政养老等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的学科和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旨在培养应用型、综合性人才。
距离大学毕业生毕业只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高校抓住工作关键期和冲刺期,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和理念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毕业生过得更充实。就业质量更高。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