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招录17人公告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亲属回避政审要求(公务员亲属回避政审能过吗)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寒食节
实践测试的常识判断测试涵盖的题目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需要长期不断积累。今天,公考考试(www.chinagwy.org)为大家带来了“寒食节”的常见知识相关考点。
什么是寒食节
寒食节是一天的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生冷食物。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蹴鞠、铅钩、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民间节日。寒食节是汉族唯一以食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古代又称“禁烟节”。家家户户禁止生火,吃冷食。但由于中国人民对纪念祖先的坚持,从东汉至南北朝屡禁屡兴,唐朝皇室也认可并参与。寒食节扫墓祭祖,从南北朝到唐代被称为“野祭”。
寒食节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晋太子重耳为躲避动乱,与介子推等大臣逃往偏远地方。重耳饿了,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放在火上烤给重耳吃。重耳回国掌权后,对同甘共苦的大臣们大加赏赐,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有人抱怨介子推。重耳心中愧疚,便命人请介子推受赏,任命为官。然而介子推却拒绝了重耳的赏赐,背着母亲躲到了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去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下令放火烧山,企图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大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并将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能吃冷食。
寒食节是什么时候?
寒食节是指每年清明节前两天。传统的计算时间是农历冬至后的第105天。历史记载记载,早春天气干燥。古代春雷较多,容易引发自然山火。为了避免火灾,古人在清明节前两天定了寒食节。寒食节期间,他们还举行隆重的仪式,祈求吉祥、健康。祭祀活动。
寒食节期间不生火,以吃冷食为主,故称寒食节。寒食节是民间第一个节日。扑灭先前的火灾并重新点燃就意味着引发新的火灾。据说仪式将持续3天、5天或7天。
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
一、由来:春秋时期,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晋襄公突然去世。历史记载,晋国发生内乱,诸侯争夺皇位。太子重耳被赶出晋国,避难在外。先锋营队长介子推等大臣忠心追随重耳,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忠臣介子推偷偷钻进山沟,割下了腿上的一块肉,和野菜一起煮给了重耳。晋文公回国立为太子,分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耀自己的功绩,博取宠信,便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的部下躲在山里,放火烧山,企图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大柳树下。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就把清明节的前两天定为寒食节。
2、风俗:(1)家家严禁生火,一切吃冷食。
(2)有扫墓、郊游、斗鸡、荡秋千、打地毯、跳钩(拔河)等。
(3)为庆祝蒸冬燕,用面粉塑造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大如拇指。蒸熟后着色,插在枣树针上,装饰房间或送礼。把它扔掉。
复习问题以巩固
1.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寒食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B在这一天,人们有吃冷食的习惯
C.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D “新茶试新火”指节后场景
【分析】A.寒食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A项错误。这一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选项B正确。据说,寒食节起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晋代介子推。 C 项正确。 “试新茶新火”出自苏轼《忆江南·超然台作》。讲述的是寒食节过后,人们重新生火泡新茶的情景。 D项正确。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