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查房什么意思(以房查人的条件)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的脚步慢慢靠近我们,考生们的备战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现在多做练习多关注热点是最有效的提分要诀,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热点加以分析、论述,希望能让大家在答题过程中有思路可循。
【热点概论】
近日,福建、江苏等地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对输入姓名查询名下房产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约束。江苏盐城称,部分地区个人住房信息的不正常流出,引发市民对住房信息安全的担忧。有媒体称,频发的“房叔”“房婶”事件令住房信息系统成为一些官员的梦魇。
【参考解析】
中国人讲究“有恒产者有恒心”。这里的“恒”,既指产权属性,也指隐私属性。在一个讲究私隐和私产保护的法治社会,报一个人的名字就能查出其房产详情,确实是一件很悖谬的事情。世界范围内,尽管不动产登记是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各国房屋登记信息公开范围和口径也多有不同,但一般都限于“以房查人”,“以人查房”则受到严格控制。
眼下的尴尬在于:一方面法律早就约束了“以人查房”的行为,另一方面这种不合规的信息核查方式又扮演着反腐先行军的角色,裨益公共利益。当“房叔”“房婶”齐上阵、“房姐”“房弟”不落单的时候,似乎“以人查房”给法制的戕害可以忽略不计了。此般吊诡,令人想起当年泛滥而粗放的“人肉搜索”。也正是在这样的群情激奋之下,“查房”如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而“永恒有理”。
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多个地方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才显得别有深意,民众的质疑在于——为什么“房腐”前赴后继的时候,你才去严控“以人查房”?这究竟是小概率巧合还是制度化地“护短”?官方的回应也很有力——此前的“以人查房”本就不合规,地方性立法毫无法理上的瑕疵。事实上,2012年12月,在广州“房叔”蔡彬事件中泄漏其房产信息的责任人,已被调离岗位并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情归情、法归法,是非面前谁也不能胡搅蛮缠。
说到底,问题的症结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房产信息果真要成为反腐利器,尚需法律授权。眼下,谁有权查询到什么程度的信息,基本上语出多门或者毫无规定,结果就是想查的查不到或只能“剑走偏锋”,而掌握核心信息的又不能“乱说话”;二是“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也搁浅在莫名其妙的博弈里。根据住建部的时间表,截至2012年6月30日,应该有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现实呢?此项耗费财政支出的系统似乎成了“烂尾工程”。
大道不彰,小道必猖。正是因为以房反腐在制度上难以得到有力的回应,不合规的“以人查房”才成为反腐的生力军,而地方严控“以人查房”才显得腰板难硬。由此可见,只有官员财产公开透明了、反腐在技术与制度上更成熟了,“以人查房”等带有误伤性质的非常规手段,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热点推荐
2013年413省公务员联考完美备考复习计划
2013年413省公务员联考备考专项指导
2013年413省公务员联考红领决胜高端辅导课程
413公务员联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人数、考情全面分析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