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网中国好人(人民日报好人好事)
有人曾问:我们年年学雷锋,雷锋当初学的谁?答案就是身边人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10年间,定格了成千上万普通人善行闪光的瞬间。1168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1681个感人故事,刻画着当代中国的道德年轮。
人们身上都有善念的种子,不经意间的善行闪光,都值得被标记呵护,成为映照我们心灵的“光源”。面对瘫痪的婆婆、多病的公公、因见义勇为而落下残疾的丈夫,妻子冯恩珍用爱和责任撑起病残之家的一片天;火车站值班员徐前凯奋不顾身将横穿铁轨的老人推开,自己的右腿却被火车轧断;拾荒老人陈光伟拾荒购书、免费捐献,30多年“捡”出一座免费图书馆……这些凡人善举,或许并不惊天动地,但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的精神,却释放出非比寻常的力量,激荡起我们的精神共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问:我们年年学雷锋,雷锋当初学的谁?答案就是身边人。在湖南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看到县委副书记张光玉艰苦节约、不浪费一丝废铁,才有了雷锋在汽车连放置“节约箱”的后话;入伍当晚生病发烧,营长连夜从卫生队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给他并送来一床新被子,后来就有了雷锋帮助战友乔安山的故事。正所谓“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善行出发的原点,往往是身边可触可见的“道德光源”,点燃起持续不断、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
10年来,一件件身边好人故事的讲述和传播,让很多人发现好人就在我们周围;一次次举手向善的行动,让很多人感知到你我他都可以做个好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人文情怀、生活理念、行为习惯。当一些失范行为对社会公序良俗产生冲击之时,与其感叹“人心不古”,不如点燃自己的善念火种、做身边人的道德光源。人人争当良善社会的“播火者”,社会才能更加充满道德温度,文明才会因每个人的奉献而水涨船高。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让更多人向上向善,离不开对好人氛围的营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年逾九十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时,饱含深情地介绍老人的先进事迹并致以崇高敬意;在去年会见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时,看到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自然亲切地让他们“到我边上坐下”。总书记用行动为全社会作出了关爱道德模范的表率。
守护好身边的“道德光源”,同样离不开看得见、能管用的制度保障。河北加强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奖励力度,甘肃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四川广安出台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实施办法……各地想方设法帮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制度层面尊崇道德模范、礼遇身边好人,让好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的是“别人有难好人帮,好人有难大家帮”的良性循环。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中国好人榜”上,一张张朴实面孔,一个个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之歌。面向未来,弘扬“好人精神”,架起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的桥梁;凝聚奋进力量,铸造打动人心的“中国文明”,中华民族必将踏着坚实厚重的精神基石,迎来伟大复兴的豪迈壮阔。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4日 05 版)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