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常识答案(2016公务员考试常识题)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46240474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中,有很多常识性质的题目会考查到大家一些数字类的题目,比如说四书五经,四大民间传说等等,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很牢固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这些常见的常识,供广大考生进行参考。
一、书籍类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 《墙头马上》 《拜月亭》 《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二、人物类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战国四君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三、其他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商丘应天府
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古代四美:良晨、美景、赏心、乐事
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信息汇总】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表】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答疑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是您报考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得力帮手,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及时的公务员招考信息、最前沿的公务员应试技巧、最精心的公务员招考辅导课程以及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信息。了解更多关于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