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演讲类题集(公务员面试演讲题万能模板)
- ·下一篇文章:2014年04月25日(2014年4月15日时间)
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答案(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视频)
2013年8月22日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1.一台新组装的机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加工过的痕迹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磨合效应,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对磨合效应这一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之上说出这一道理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题要点】
1.破题表态:直接明了的点明磨合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新的群体由于互相陌生不了解,在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冲突,他们需要在磨合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和谅解,最终达到适应彼此,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益。
2.阐述现在生活工作中出现的“磨合效应”:在生活中最基础的两个人的相处,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相知就是磨合效应;在工作中一个团队由最初的没有默契甚至是彼此猜疑到最后的精诚合作就是磨合效应。
3.如何使磨合效应产生:磨合效应起于摩擦,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游离效应,因此,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学会包容,互相迁就,以便真正实现磨合效应。
2.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下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作为一名新的官员你该怎么做?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必须对这幅对联的本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去阐述这里面的道理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答题要点】
上联意思:作为官员,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既不自我炫耀也不因官职小而自我贬低,要知道自己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造福一方。
下联意思:作为官员,也应该知道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是百姓给了我们一切,因此在自己工作的时候应时刻谨记以民为本,把百姓揣在心里。
2.如何在工作中体现该道理: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尽全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造福一方,同时,要把老百姓放在心里,时刻谨记百姓好才是真的好。
3.如果你们单位派你去偏远山区担任书记,但是因为你刚结婚,你老婆不同意,让你去跟领导解释,请发表一个3分钟和领导的谈话。
【题型】言语表达
【考察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在自我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如何抉择,以及怎样的现场表达才能做到不失场合,而且合情合理可以接受。
【答题要点】
称呼:王科长或者其他。
2.主题内容:(1)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可以去做适当的申请,跟领导解释,但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还是尊重领导的安排,回去之后会做好老婆的工作,如若可以,会带着家人一起去工作,相信自己会得到家人的支持。(2)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做好自己的工作。
【专家点评】
从这套题目我们不难看出,今年甘肃省考的考题还是延续了往年的特点,那就是综合分析题型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三道题目中有两道是综合分析,两道题目都属于综合分析当中的哲理类,第一道是比较典型的原理效应,第二道是观点类。另外一道是言语表达类的。纵观这三道题目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省考题目还是侧重考察考生在日常工作中应去处理的一般性问题。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着重预测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人际交往、利益冲突、工作心态等。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