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党员为标准(以优秀的党员为榜样)
【背景链接】
近日,总书记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原党委委员、副所长黄群,某试验平台原负责人宋月才,某试验平台原机电负责人姜开斌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日,总书记对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原书记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对王继才同志的家人,有关方面要关心慰问。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2018年9月28日 :《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题目预测】
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近日,中共中央决定追授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起着标杆式的引领作用。中共中央追授很多同志为“全国优秀党员”称号,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参与者能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奋发有为,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勇创新时代更好成绩。
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英雄,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前途国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是需要英雄来引领。
流血牺牲是英雄,无私奉献也是英雄。像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王继才同志虽不是抗战英雄,然而他们却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平常日子里鞠躬尽瘁,在普通岗位中恪尽职守。要善于利用文物,通过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进行传播。当然,要想让节目、产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更应该要做到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青年模范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优秀党员则是全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指引,能够切实起到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的作用。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我们只有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动实践,真正引领社会新风尚,学习他们内在品质、敬业精神、崇高境界,使之内化为我们内在的精神操守,外化为行动指南,才能使国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