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视频(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及答案)
7月3日,辽宁人事考试网和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分别公布了公务员招录进入体检考察人选名单。依据《2013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人员)公告》规定,体检考查人选根据总成绩按招考计划1:1的比例确定。总成绩计算公式为:总成绩=笔试加权成绩×50%+面试成绩×50%。总成绩并列者,分别依次以面试成绩、专业科目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高者确定进入体检人选。面试之后出现的职位空缺不再进行递补。现辽宁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jgwy.org/liaoning/)将2013年辽宁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7月2日上午)公布如下:
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7月2日上午)
1. 有个小学生的理想是做一名小丑,有的老师批评他没有大志,有的老师则说小丑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你怎么看?
2. 你单位为了丰富文娱生活,建立图书馆,但是建成之后很少人去,领导让你去调查,如何保证真实性。
3. 你是后勤处负责人,有人发现车间有异味,经初步断定是天然气泄露,你是负责人,怎么办?
真题解析:
【题目1】有个小学生的理想是做一名小丑,有的老师批评他没有大志,有的老师则说小丑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你怎么看?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之观点类
【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解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也是不一样,无论最后的选择是什么,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价值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同的老师出现不同的说法,这也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一,有理想有志向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先树立理想,才能有目标付诸实践,也就是要先想,接下来去做,务实。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也是一样,我的理想就是能够考上公务员,因为我的爸爸就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做着很平凡的事情,但是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认可,从小耳濡目染要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实的付出”。
第二,作为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从小老师的引导、教导对于学生来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老师的素质是亟待提升的方面,出现了很多诸如最美教师张丽莉等这样优秀的人民教师,但同时也出现了我们不想看到的杭州虐童案等事件,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三,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也就是说这个深度表现形式很多,正如题目中老师所说小丑能够给别人带去快乐,也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就像郭明义所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就像雷锋精神无私奉献。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但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即可。
第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树立理想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要拥有执着的信念、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实现自己树立的目标。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多读书,多有用书,多像老同事、领导等学习、请教,要善于观察,要言到、眼到、心到,坚持“务实”,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保持持久性。
第五,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理想树立之后要时刻的反思,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我们的理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一点一滴做起。
【题目2】你单位为了丰富文娱生活,建立图书馆,但是建成之后很少人去,领导让你去调查,如何保证真实性。
【试题类别】组织管理类试题
【考查要素】考查考生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能针对题中调查情况,能选择出调查对象以及合理、有效的调查方式,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与有效性。
【参考解析】
建立图书馆能够为单位同事提供一个读书的场所,扩大大家的阅读面和拓宽视野,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工作业务知识。但是图书馆建成之后很少人去,领导让我去调查,我要充分保证调查的真实有效性。
第一,这项调查要做好前期充分、完善的准备。我计划此项调查为期时间为6天,地点选择主要在单位的图书馆,但同时为了达到覆盖范围的全面性,另选一些辅助的调查地点如单位的食堂、办公室等。调查对象面对单位全体员工、图书馆管理人员,涉及各个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当然,为了确保此次能调查出真实有效的数据,我们会采取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全体员工,问卷的内容包括不常来图书馆的缘由、对图书馆的改进意见等;而实地走访是针对图书馆,对图书馆场所、藏书量等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图书馆的管理规定。
第二,与此同时,我也会对我们的调查人员进行前期简短的培训与分工,分为问卷调查组与实地走访组,两组调查工作同时进行。在调查的过程之中,我会与我们所有的调查人员保持联系的畅通,处理好紧急情况,保障此次调查的质量。调查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访谈文明礼貌的语气以及良好的调查态度。
第三,整个调查结束之后,将调查发放的问卷进行回收与实地访谈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回收、汇总,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上交领导以供领导决策参考。经过此次调查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图书馆图书种类不丰富,我也会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此次调查能够调查出来真实有效的数据。相信在领导的关注之下,图书馆会得到很好的利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事来这里读书。
【题目3】你是后勤处负责人,有人发现车间有异味,经初步断定是天然气泄露,你是负责人,怎么办?
【试题类别】应急应变类试题
【考查要素】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应急应变类题型既测查考生的抗压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又考查考生的是否能按照轻重缓急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要保持镇定冷静的心态,不要忙,不要慌,不要出现举足无措等明显的情绪;同时,考生应结合自身生活的经验以及题目当中所给定的情景以及题目之中给出的“你”的职责,按部就班解决。这也考察了各位考生在平日生活当中对于一些应急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否具备。
【参考解析】
天然气的泄漏不同于其他的突发事件,扩散的天然气只要遇到火源时即可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先防暴、后排险”,坚持“先控制火源、后控止泄露”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作为后勤处负责人,我应该立刻将人员兵分三路,使他们同时行动。
第一队,重点排查车间当中是否有易产生火花的衣物等,需要做应急处理。由于现场人员有走动,身上若出现铁器以及由静电摩擦的衣服,容易产生电火花,势必造成扩散的燃烧和爆炸。
第二队,重点查看车间当中还在运转的机器,以及查找各个地区的电源总阀,以及关闭气源总阀门。对于天然气已经扩散的地方,电器设施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要随意开和关;对于接近扩散区的地方,要切断电源。并禁止一切火源进入。对于气源总阀门,需要切断气源,如果是阀门损坏,可用麻袋片缠住漏气处,等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第三队,重点疏散群众,专门工作小组人员有序安排疏散,避免踩踏事件发生,立即将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50米,同时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禁止一切火源进入,立刻切断泄漏点周围的电源。与此同时,立即呼叫120或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把受伤人员一定安排上风口,不要进入地势低洼地区,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流通处,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应进行吸氧,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把受伤人员的外衣和鞋子脱去,进行人工呼吸。
天然气泄漏,当空中的浓度达到15%以上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如果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车间等有一些危险的地方,我们需要重点检修、排查。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