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都有哪些(动物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各种行为
1、取食行为: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典型的如猫捉老鼠、山羊吃草。
2、防御行为:有些动物会有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比如,金龟子遇到敌害时会假死,小刺猬遇到危险时会缩成一团。
3、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之间常常因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的攻击或争斗,比如,非洲大草原上两只雄性的狮子为了争夺一只母狮子而相互攻击。
4、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相关的行为。典型如孔雀开屏,雄孔雀为了吸引雌性会努力开屏。
5、迁徙行为:动物周期性、长距离往返于不同的栖息地。比如,冬天北方的大雁南飞,鱼类洄游,在不同的栖息地完成产卵、繁殖、深水越冬等。
二、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
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
②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些群体内有一定的等级。
群居动物,不同成员之间会有分工合作,一些群体内存在等级,这叫社会行为。
①猩猩群体: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身体最壮、脾气最暴躁的,负责整个猩猩群体的活动,有优先吃食物和挑选配偶的权利,其他猩猩要绝对服从。
②蜜蜂群体:蜂群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群体,所有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比如,蜂群一般有一只蜂王、一些雄蜂和数万只工蜂组成,蜂王是一只生殖发育完全的雌蜂,作用是产卵生小蜜蜂;雄蜂的作用就是和蜂王交配,交配结束后死亡;工蜂是发育不完善的雌蜂,除了交配产卵以外的活都由工蜂做,如采蜜、筑巢、守卫、哺育等。
③白蚁群体: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兵蚁。工蚁筑巢,供雌蚁、雄蚁、兵蚁居住,兵蚁保卫蚁穴,雌蚁负责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交配结束后死亡。
有群居生活习惯的都有社会行为这句话是错误的,原因是必须要满足有明确的分工和一定的组织这两个条件。比如,苍蝇是成群生活,但是没有分工,也没有形成组织,所以不具有社会行为。
三、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能力,也是一种本能。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孔雀开屏等;
2、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作用,还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如,蚂蚁走迷宫、鹦鹉学舌、老马识途、狗算算术等;
二者的联系:
①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比如望梅止渴,吃梅子流唾液属于先天性行为,这是生理反应。吃了梅子的滋味后,以后即使没有吃梅子,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止渴,这是一种学习行为。如果没有吃梅子,就不会知道梅子的滋味,就不会形成望梅止渴的学习行为。
②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动物越高等,各个器官组织、神经结构等比较发达,学习也比较快。比如走迷宫,蚯蚓要经过 200 次以上的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目的地,老鼠则学习得快,因为老鼠比蚯蚓高等。
刷题巩固
【例题】属于动物先天行为的是( )。
A、小狗做算数
B、蜜蜂筑巢
C、老马识途
D、鹦鹉学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A项错误,小狗做算数,刚出生的小狗是不会算数的,算数是小狗通过"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B项正确,蜜蜂筑巢是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不需要后天学习。
C项错误,老马识途是后天学习的行为,马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不识途的,当马经过反复的走这条路的时候,就潜移默化地将这条路记住了,所以老马识途是后面努力学习的结果。
D项错误,鹦鹉刚生下来是不会学人说话的,它是通过人们不断的培养,鹦鹉不断的学习而获得的,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