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考行测难度(2009年山东行测)
山东行测部分变化比较大,尤其常识部分。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题目可以用三个字进行概括:广、大、难,三个字紧密联系。第一个方面就是广,广具体体现在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知识点覆盖很广,尤其很注重时事范围很广。第二部分就是大,什么叫大呢?就是阅读量大,题干很长,把题读完就要花很长时间,但是我们抄稿时间只有10分钟,所以从这个大的方面直接体现了难。难就是整体这部分试题比国家及各个地方都难。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注重时事,常识部分总体来说方法性、技巧性不强,主要是知识性的考查,所以更应该从具体的知识积累上下工夫。下面就山东省行测考试常识部分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和复习方法、技巧做简要介绍。
一、法律常识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涉及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内容,其中以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主要是考查一些应知应会的问题,以测查行政法的规定为主,基本不涉及法学理论问题。而且以选择题为唯一题形,所以主要是点的考查,而不是面的考查,因而考生复习时应关注具体的知识点。
【例题1】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99题
去年,公众看到的是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不忘民生的亲民之情。过去的一年被誉为中国的“民生年”。由于民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法规的建设也加速前行。民生年促进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城乡规划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民生法规的制定,一批重要法律将在今年内实施。人们从这些法律的实施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聆听到社会进步的足音。年内实施的法律主要有
A.《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
B.《城乡规划法》、《社会保险法》、《公务员法》、《土地管理法》
C.《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校法》、《反垄断法》
D.《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
【答案】D。解析:《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将在2008年内实施。
【例题2】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122题
行政自由裁量权主要是行政机关对违法的事实、性质及情节轻重的认定权,在行政处罚种类、范围、幅度内,选择具体行政行为,决定是否执行和行政权力。在过去长期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自由裁量权在行政处罚中显失公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后标准不一。要确保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自由裁量权工作依法进行,必须坚持( )
A.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D.相似违法行为处罚决定标准一致的原则
【答案】ABCD。解析:行政处罚自由自由裁量权来源有四个:一是来源于法律授予;二是来源于行政法规;三是来源于地方性法规;四是来源于规章。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对相同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相同是对法律实施的原则要求。
二、行政管理及政治常识
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制度、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涉及政府人事组织关系等内容。
【例题1】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91题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的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被译成一二百种文字,出版1000多次。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部能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2008年是纪念《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 )
A.130年 B.150年 C.160年 D.180年
【答案】C。解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距2008年正好160年。
三、时事常识常识题目与时事的联系比较紧密,如奥运、神七这些热点
以考试当年的上半年,尤其是考前两三个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考查重点,只要平时关注一下新闻,考生就不会感到陌生。
【例题1】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94题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做的大事,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包括全面取消( )
A.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
B.粮食直补税、良种补贴税、农机具购置补税
C.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良种补贴税
D.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税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时事题。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根本的一条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中央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举措,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条件办的大事。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要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7年12月22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例题2】 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111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主体颜色分别为蓝、黑、红、黄、绿,与奥林匹克五环一致,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见,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下列大洲排序与上述福娃顺序一致的是( )。
A.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美洲 B.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
C.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答案】C。
四、人文科技常识
此部分涵盖内容广泛,但一般贴近日常生活。
【例题1】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102题
验钞机上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光可控制电视机,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
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
【答案】D。解析:钞票上的荧光物质的重要组成是荧光剂,能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发出反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快速分别纸张的。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光来传递信息实现遥控。
【例题2】 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第103题
关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一级API<50 ②二级51≤API≤100
③三级101≤API≤200 ④四级201≤API≤300 ⑤五级API>400
A.①③ B.①③④ C.② D.⑤
【答案】D。解析: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
从2006—2008三年山东公考真题可以看出,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的题目紧跟时事热点。有时候会考某次重大会议中的每一句话,有时会考一些社会现象,还有国家及各地方的一些比较特殊的事件。总之是具有实时性,灵活性,并且贴近实际生活!
时事我们可以分为重要会议报告精髓、热点词汇、时政新闻。
热点词汇又可以包括创新型国家,大部门制,法制建设白皮书,和谐世界,绿色消费,民主政治,抗震救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体一位,医疗改革,又快又好,自主创新,“软实力” 竞业限制等热门热点时事。
时政新闻,又分为经济、科教文卫、民生与社会、内需、政治、资源生态。
所以请大家做一位“时事关心”的有心人,关心身边的大事小事,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相信自己!
更多信息请访问: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在线题库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