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世界遗产公约百科(世界遗产相关知识)
- ·下一篇文章:中国古代常识题(中国古代测试题)
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如果发现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
时事评论背景
“偷工减料”“多层转包”,这两个出没在近期热门事件中的字眼,出现在了又一起事关工程质量的网络举报中,这次举报还是戏剧性的施工方“自我举报”。
时事评论观点
近日,青岛地铁1号线外部电力管道配套工程施工方“自我举报”,在网络上自曝该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方负责人刘飞云接受采访称,该工程的钢筋间距、锚固和混凝土垫层等均存在问题;原本他与上级劳务发包人已解除合同,但因中间人“酬金”再次引发矛盾,决定举报。
6月27日,青岛地铁方面称,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对媒体报道涉及的问题展开全面调查,并对外配套主体工程进行全面检测,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对外发布。28日晚间,青岛地铁方面透露,根据目前调查情况,涉事项目总承包方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涉嫌违法分包行为,地铁集团将进一步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评估,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将监督总承包方全部拆除重建。最新消息是,青岛地铁将葛洲坝电力列入青岛地铁工程建设黑名单。
地铁工程跟“质量问题”沾上边,这并非首次。2017年曝出的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就曾引发舆论哗然:事件起因于自称涉事电缆企业内部员工者以“吹哨人”姿态的举报,之后西安市官方迅速介入,证实了举报所涉的“偷工减料”情形。最终国务院对该事件启动严厉问责,当地10个单位122人(包括16名厅官)被问责处理,企业被罚3000万元、负责人被判无期。
殷鉴在前,青岛地铁工程又被曝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若情况被查实,有些人的猖獗令人侧目。已有的多重迹象表明,这恐怕不是假的:施工方的“自我举报”和细节描述,发包方要求施工方“不上访、不投诉”的协议,都是可供索骥的线索。施工方已向青岛地铁反映、分包方拒绝回应等情节,也为其可信度做了加持。举报涉及的另一个问题——“违规转包”,则已在“承包方”“发包方”和“实际施工方”不一致的多层分包情形、青岛地铁方面的通报中得以印证。
鉴于此,希望青岛地铁方面能用彻查结果的及时公开来消除公众疑窦:这么多“中间商赚差价”,由此带来的层层“拔毛”会否成为偷工减料的诱因?对“偷工减料”“违规转包”等可能存在的乱象,有关方面有无察觉?
耐人寻味的是,施工方“狼人自刀”式举报,未必是“餐饮老板举报自己是黑心店”式的良心发现,而是利益纠纷之下的“自损八百但能杀敌一千”式选择。
据了解,施工单位在“接盘”后,因与发包方就拖欠工人工资起了冲突,5月19日向其发出“停工通知”。在二者扯皮过后,6月16日,由发包方一次支付给施工单位58万元,双方劳动合同自动解除,那份“不上访、不投诉”的协议也由此而来。施工方此后选择“违约”举报,是因在支付为双方转包搭线的“中间人”酬劳时,二者又出现了分歧。
依施工方负责人的说法,偷工减料是因“分包链条第二环”的甲方企业嫌“按图纸正常施工太费耗材”。合同解除后觉得在结款项方面被坑,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有质量问题需自己担责,于是决定举报自己。
也就是说,涉事几方原本是个利益共同体,因为“内讧”才将问题抖露出来。问题来了:若没有这些企业冲突的“插曲”,若双方按照“不上访、不投诉”协议行事,偷工减料会否瞒天过海?
这显然给有关方面提了个醒:将基建工程承包出去了,绝不意味着能做“甩手掌柜”,毕竟有些责任没法“承包”出去,还需以全链条监管管住“违规转包”、“偷工减料”等乱象。
拿此事来说,事实上,正进行的是很“前期”的管道土建施工,还没到验收阶段,故该工程还没盖上“验收通过”的章。但有些问题不必等到验收时才查究,通过覆盖全程的监管在更前端就发现,也能避免“后期补救”乃至推倒重来的损失。
在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后,国务院曾明确,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地铁安全事关重大、不容有失,也必须在“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上做足功夫,而不能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得靠“施工方自我举报”。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