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8年贵州省申论真题及答案(2018贵州省考申论b)
- ·下一篇文章:妊娠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
医生过度医疗怎么处罚(医生过度医疗找谁投诉)
【热点概述】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兰越峰,因拒绝过度医疗被待岗坐走廊办公600天。报道称,只因拒绝同流合污,院方有人认为兰越峰挡了他们的路,全医院的人对她都讳莫如深。曾经是该院超声科主任的兰越峰,如今成了每天必须到医院上班,却只能坐在走廊里时而看看书、时而发发呆的“走廊医生”。
从好端端的一位科主任,到如今的“走廊医生”,兰越峰的遭遇揭开了过度医疗的冰山一角。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也就是说,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比如一般的感冒,顶多吃点药,休息几天就能好了,医生却非要你打针、输液。
【题目】
据报道,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兰越峰,只因拒绝同流合污,拒绝过度医疗,被待岗坐走廊办公600天。她曾经是该院超声科主任,被公认为医疗水准全院,如今成了每天必须到医院上班,却只能坐在走廊里时而看看书、时而发发呆的“走廊医生”。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答案】
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被赶到走廊,只因拒绝“过度医疗”,挡了某些人的“路”。小病大治的过度医疗着实令人厌恶,而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也为过度医疗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近年来,尽管各种过度医疗问题经常被舆论揭露、批评,百姓对过度医疗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这种现象至今似乎改观有限。虽然我们实施了新医改,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以药养医”,降低看病成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过度医疗却在增加看病成本,新医改的实际效果就打了折扣。
事实上,部分公立医院以经济指标论英雄,与地方政府以GDP论英雄,其结果大致是一样的。地方政府工作以“GDP”为中心,而非以“民生”为中心;公立医院一切工作以“经济创收”为中心,而不是以“救死扶伤”为中心。这样,公立医院便丢掉了“公”的本质,与单纯追求利润的某些企业没有实质区别。
为此,必须坚决制止过度医疗,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所谓治标,就是直接针对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护理等问题“对症下药”。通过监管、监督医生处方权、规范医生行为等方式,避免过度医疗问题的发生。
所谓治本,就是改变目前医院的创收机制。将“创收型医院”回归为“公益型医院”。取消公立医院的经济考核指标,并以财政补贴来支撑医院的正常发展。
百姓都期待着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医院和医生都能坚守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传统,让医疗回归本质。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