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大时代需要大担当阅读答案(大时代需要大担当阅读理解答案)
- ·下一篇文章:如何找呼应的句子(寻找呼唤的声线)
制度要硬(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原来的一些制度空白被填补,一些不够完善的制度得到修订完善,一些已经过时的制度得到系统清理,这大大增强了党内外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下一步面临的任务是在继续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保证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保证制度有效执行,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制度意识。习近平同志在讲到制度治党问题时特别强调“制度是硬约束不是橡皮筋”,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确立对制度的正确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在《党章》和党内其他规章制度中一直是有明确规定的,但与这些规定背道而驰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个别党员制度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把制度当成稻草人、橡皮筋,对制度的执行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制度是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任何一个组织得以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什么要靠制度而不是靠别的什么来保证一个社会或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呢?这是由制度内在的刚性决定的。比如,我们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讲的就是制度的刚性,它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例外。制度刚性决定了制度的公平性。如果执行制度有了例外,就会有人去效仿这种例外,就会产生破窗效应。那样,制度就会失去维护秩序、促进公平的意义,甚至会为一些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强调严格执行制度,还因为一旦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制度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受到伤害的就不仅是制度本身,而且会波及制定和颁布制度的主体,损害其权威性、公信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讲,从长远看,其制定和颁布的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所产生的危害,往往比不制定这样的制度还要大。古代商鞅通过南门立木建立信用,立的就是政府的权威、改革者的权威。这种权威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把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严格统一起来,制度一旦确立,就必须坚决保证其得到有效执行。
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通过深入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制度,牢固确立规则意识。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农业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情大于规则”的意识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教育逐步消除。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业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没有正确的制度观念和意识,没有各项制度的科学确立和有效执行,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今后,应通过深入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牢。
保证制度不成为稻草人和橡皮筋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制度,让人们看到制度的威力,让不执行制度的人承担应有的后果。人们在实践中对制度权威的感知,往往要比学习制度条文来得深刻得多。比如,闯红灯违反交通法规,但如果只把这一规定写在法条里却不对闯红灯的人做出必要的惩罚,就无法有效遏制闯红灯的现象。对于新制度的执行而言,开头是最难的。商鞅愿意出50金让人搬走一根木头,就是为了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在当前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我们也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步骤和办法来纠正不重视制度执行的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执行到人到事,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