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低碳生活申论范文(低碳生活论述)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入门指导答案(国家公务员面试讲解)
举报交通违章有什么奖励(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有什么奖励)
举报交通违章可免罚应当慎行
据报道,广州交警近日推出新举措,从1月23日起,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微信服务号等渠道举报交通违法,一年内举报交通违法5宗以上或1宗醉驾、肇事逃逸、严重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并被采纳的,将给举报者一次轻微交通违法免记分的奖励机会,免计分限制为3分及3分以下,限本人本车使用。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却未明显提升。随处可见的交通违章不仅加剧拥堵和出行难,更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鼓励市民随时拍摄并举报交通违章行为有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但应认识到,鼓励举报交通违章,可以有物质奖励等多种方式,然而采取免除处罚的奖励,则须慎重考虑,不宜盲目推行。
之前,很多地方推行了举报交通违章奖励现金的方式,交管部门负责人认为,此类奖励的初衷是营造“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监督者”的氛围,进而倒逼每一个交通出行参与者意识到,一旦有违章行为,可能随时被举报,进而产生敬畏,认真尊重交通规则,而非只做“摄像头下的守法者”。其实,鼓励公民举报违法行为也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不对身边的违法行为置之不理,冷眼旁观,而是积极举报,显然是公民责任的体现。
然而,对举报交通违法者予以物质奖励,与给予轻微交通违法免罚的奖励,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效果。首先,两者是不同的行政行为,奖励举报者属于行政奖励,而免罚则属于行政处罚,两者需遵循不同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并应确保其实施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其次,根据相关规定,违法主体获取免罚应具备相应条件,如初次违法,系未成年人,认错态度较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举报他人违法行为则一般不在可免除处罚的条件之内。
尤其是,对什么样的交通违章应该扣分,如何扣分应严格遵循公安部出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该规定并未明确举报他人交通违章可以免除扣分,作为地方公安部门,是否有权突破全国通行的上级规定而创设免罚条件值得探讨。哪怕举报他人违法系“立功行为”,可借此获取免罚资格也应由国家统一规范,而不宜随意创新。
更应注意的是,虽然不排除有人为获取奖励而成为职业举报者,但更难以避免有人为获取免罚资格而特别“积极”地举报他人,或者已经获取免罚资格后而放纵自我。譬如,某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已被记满12分,且刚好某个记分项目在3分以下,如果免掉该3分,则可免除扣留驾照、重新考试的麻烦,那么他很可能会特别“积极”甚至疯狂地举报他人,以获得免罚处理的机会。假如某人已因举报交通违章获取了免记分的奖励,则可能放松警惕,产生轻微交通违法无所谓的心理。
简言之,鼓励人们举报交通违章固然可取,但完全可以采取物质奖励或其他奖励方式,而不宜不加论证和研判就盲目地将行政奖励与行政处罚混为一谈,以可免除处罚来诱导人们举报他人,或者奖励举报有功者可享“免罚金牌”。否则,既有违赏罚分明的社会治理原则,又可能导致人们对规则的认知混乱,激发人性之恶,不利于树立规则严肃性和权威性。
扫我,最全最新的公考资讯等着你。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