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快递小哥成为高层次人才(快递小哥被评为高层次人才时评)
- ·下一篇文章: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举措(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市场经济失灵的四个原因(市场经济失灵的表现,如何干预)
第五节 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
考点23.市场失灵的含义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非常理想的市场,有效率并且能够使得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但是,实际上这都是事先假设了很多的前提。如果没有了这些前提,完全竞争的状况是不一定满足的。这时市场难以发挥作用进行资源的配置,这称作市场失灵。
考点24.市场失灵的表现
(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2)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效用,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3)形成市场垄断。
(4)失业问题。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6)公共资源过度使用。
考点25.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的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
1.垄断
由于垄断的存在,价格将大于边际成本,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由于垄断的存在,使得产量小于最优的产量。这时要通过价格以外的手段来解决效率的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的介入,比如制定一些反垄断的法规,征收必要的税收等,使得扭曲的资源配置得到改善。
2.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使经济无效率。因为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某种商品的真正价格是多少,他们购买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就不会再等于商品价格的比。比如,医生对于病人病情的了解要比病人清楚,这时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医生就可能收高价。因此,不对称信息就出现了与垄断相类似的问题,如果消费者不知道另外的替代产品的价格,这时就又出现了在垄断中的负斜率的需求曲线。则厂商就可以像垄断厂商一样收取大于边际成本的高价。
信息不对称还会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而留在市场中的都是质量差的商品。这样虽然价格是等于边际成本的,但是市场是萎缩了的,同样产生了无效率的结果。
3.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同样也产生市场无效率。比如在住房保险市场中的情况,一旦顾客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之后,他们就没有动力再去保护房屋。因此,房屋毁坏的概率大大增加。这样,当保险合同签订之后,房屋的价格对于房屋所有者与保险公司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无效率也就产生。
4.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问题,由于免费搭车的问题存在,所以公共产品的提供总是小于最优供给量的,出现市场的无效率。这只能通过政府征税并增加公共品的供给的形式来解决。
5.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将会扭曲资源的配置。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明确所有权,另外可以通过政府征税来解决。
真题链接
(2010年—54)按照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程度的不同,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以下不属于纯粹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含义的是()。
A. 边际成本为零 B. 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C. 具有非拒绝性 D. 边际收益为零
【答案】 D
【解析】 非竞争性是指一种商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意味着共享消费的可能性,即一个个体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个体可获得的消费量。竞争性源于商品本身的属性——成本属性,公共物品往往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AC项属于纯粹公共物品非竞争性的含义。纯公共物品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故B项符合非竞争性含义。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经济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