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农民工姓名大全(农民工的新名称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公考图形推理规律(行测图形推理思路)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解面试(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申论)
【背景链接】
习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可见我们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然而到达2020年我们要全面消除贫困,意味着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这可以说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役,而阻碍这场战争胜利的,正是“等靠要”的思想。
【题目预测】
近年来,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各地纷纷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准确识别。但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出现了“养懒汉”现象,有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重,缺少主动脱贫的动力,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受帮扶资助,至今却仍未摆脱贫困。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可以说与缺乏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理念紧密相关。
精准扶贫如果扶的是懒人,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更对于那些急于脱贫、早该帮扶的贫困者造成新的“不公平”。如果未来的精准扶贫只是政府一头热,没有贫困户的全身心的参与,缺乏内生动力,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
之所以出现“养懒汉”的现象,一方面说明部分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苦干的精神。他们对扶贫开发认识发生了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所以依赖性越发严重,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尤其是在一些偏远乡村,贫困户只关注自己有没有被列入重点扶助对象,当得知国家将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他们更是在家坐等、希望能够不劳而获,他们从思想上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失去了改变生活的信心。
另一方面,没有扶不起来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所谓“扶不起来”,可能是领导干部扶的姿势不对,方式方法不对,没有因地制宜,没有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想当然地扶贫,自然成效不好。
古人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扶贫帮困中,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更要在精神层面进行帮扶,提高他们致富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力,做到扶贫先扶“志”。
此外,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寻找村民不配合脱贫根源所在,多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让他们有“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