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哪些(故意犯罪过程中出现的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
- ·下一篇文章:减税降费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减税降费保障民生)
从严治党申论范文(从严治检)
古语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最近,几条关于执法者的新闻颇引人注意。其一,吉林省公主岭市公安局以高额奖励,在民警中发起“罚款比赛”,去年藉此“创收”1600多万元,堪称“生财有道”。其二,河南省周口市公安局一派出所的6名民警仅仅因为“熟人请托”,就栽赃陷害一名无辜群众,将其带到派出所轮番殴打,又将其从楼上扔下,伪造跳楼自杀假象,行径极其恶劣,被当地检察院批捕。其三,媒体报道,记者亲历广州交警一张罚单出现五处错误、两处造假。记者“较真儿”讨说法,“大盖帽”却“沉默是金”。
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一方祥和平安,这是人民警察的职业本分。然而,从“罚款致富”,到“问题执法”,再到栽赃陷害致人死命,某些执法者要么已违反起码的操守准则;要么公然以执法权力“创收自肥”;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执法犯法!如果说“不当执法”尚可纠正查处的话,少数“害群之马”造成的恶性后果则是难以挽回的。这不仅是对庄严法律的公然藐视,更是对人民警察称谓的严重亵渎!必须引起广大公安干警、执法人员的高度警觉,更加值得社会的关注与思索。
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上述“执法犯法”、“明知故犯”所谓何来?究其原因,在经年累月的执法中,少数警察对“小恶”的感触逐渐“钝化”,自身的权力“优越感”却开始膨胀。加之社会深刻转型,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欠缺,各类“擦边球”、“灰色地带”不时出现,警察的思想与价值观同样遭遇冲击,一些意志不坚定者慢慢“随波逐流”。更有个别素质低下者,自认为“警察就是法,谁能管警察?”由此,轻则工作态度不佳,令群众不满反感;重则滥用执法权,导致“冤假错案”;少数极端的执法犯法,甚至充当“黑势力”保护伞,不仅给监察制约带来相当难度,更是对法律与人民的公然挑战!
毫无疑问,随着党和政府的不断宣传与强化,依法治国理念已越发深入人心。这一方面意味着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进入加速制定阶段;另一方面,法律的有效实施,显然还有赖于一支高素质、极敬业、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执法者队伍。事实上,执法者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其自身,还是在体现法律的神圣与威严;不光承载着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更关乎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在执法原则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姑息迁就,更不容任何“害群之马”!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河南省2006年度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揭晓,该省公安系统一年间排名上升了21位,命案侦破综合成绩同样已连续三年全国领先。在此,“铁腕治警、纪律严明”绝对功不可没——该省除贯彻公安部五条禁令外,又出台了从严治警执法为民“十条高压线”。在能者上、庸者下的绩效考核下,三年摘掉了8个公安局长的“乌纱”,同时给予优秀干警施展才能的舞台。还从日常点滴入手,加强对民警的约束、教育和管理,使民警不犯错、少犯错。奖惩分明、严格责任,怎能不形成强劲“战斗力”与执法的良性循环?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顾去年工作时指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集中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这既是对警方工作的积极肯定,更是对公安干警进一步奋进的激励与期待。而老百姓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嫉恶如仇打击犯罪、彻底缓解治安“老大难”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多年战斗在排爆第一线、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的公安系统全国劳模王百姓……许许多多真正的“人民卫士”,通过忘我的奉献,以大无畏的精神,无愧于神圣使命,无愧于头顶上庄严的国徽,更将接受人民群众久久的敬意与深深的感谢。
事实上,权力就好比双刃剑。如何更好地监管约束警察权,如何有效提升执法者的整体素质,不仅需要司法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有赖于公、检、法系统的相互监督与有效制约,更离不开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总而言之,执法者绝无法律“赦免牌”!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