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技巧(行测 定义判断)
- ·下一篇文章:奥苏贝尔的考点(奥苏贝尔知识点总结)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吗(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三大攻坚战之污染防治攻坚战》,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就必须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今天我们来谈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历史性成效,质量持续好转,有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是整体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仍问题颇多,能源消费结构不平衡,煤炭仍旧占据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第一等,种种问题导致污染防治工作仍旧任重而道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那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有哪些方针政策呢?
1.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3.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5.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重点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6.加强环保督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绘制美丽中国新画卷。
【小练习】
1.(多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优化自然 D.保护自然
1.【答案】ABD。解析:生态文明理念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故本题答案为ABD。
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 )。
A.第一要务 B.动力 C.底线 D.生命线
2.【答案】C。解析: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