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2021年国考分级命题的备考技巧是什么(2021年国考分级命题的备考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22:45:29

    2021的国考必定不平凡,因为去年各个系统的机构改革整体上结束了,不论是新的机构还是机构内新的部门,都涉及到招录人才的需求,所以今年的国考招录岗位数和人数可能还会提升。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最应该关注的不是总共招录多少人,而是我的岗位考试考什么,这才是自己的事情。

    在这方面,2020年还真的有变化,是公共科目部分,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1.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分别命制试题。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我们从上一段文字中看到两个关键词“分类分级”“分别命制试题”,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公共科目考试命题要明显的划分为副省级和市地级呢?从目前情况来看是这样的!

    在往年,我们的申论科目一直是分为两套试卷的,而行测科目却没有明显的区分,只是少数的题目会有区别,基本上是一样的试卷。今年的公告明确提出要体现分类分级,那么应该会有一定的实质变化了。

    面对这种状况,对于申论的学习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因为往年的情况就是符合要求的;对于行测,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一下,尤其是要考省级试卷的考生。从申论的经验上来看,要体现分级分类必然是其对考生的能力结构要求是有差别的,对于考生知识和能力测查的重点也会有所差别,所以省级的考生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系统思维能力,关注对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整合分析,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这也符合省级机关职能特点要求,我们还要从具体的科目来分析预测一下。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副省级和市地级的题量均为20题,今年应无太大变化。值得考生注意的在于二者考查的知识重点有明显差异。自区分副省和市地考试类别后,副省级的试卷常识部分知识点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其中历史人文类和科技类的题目总题量占比较大,尤其是科技部分,往年的占比在40%以上。而市地级的试卷中,时政类和法律类题目的占比逐年增加,近两年这两类题目总比重均超一半。二者侧重点不同,差异题的数量也在增多,从最初的4-5题到近年的10题以上,也不排除完全单独命题的可能。考生在备考时,应根据自己所报考的职位类别,有针对性的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

    结合往年考情与2020年考试大纲,言语理解与表达科目的考查仍将延续往年命题规律,分为省部级及以上、市地级及以下两套试卷,总题量都稳定在40道题,只是在题型设置上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省部级及以上试卷的言语部分有2篇文章,每篇文章设置5道题,也就是这10道题与市地级及以下的考试不同。即使如此,两套试卷测查的知识点及相关能力基本保持一致,篇章阅读的题型也是由片段阅读中的各小题型转换而来,广大考生做好全面备考即可。预计2020年国考中,逻辑填空题仍占半壁江山,其次为文段中心主旨的测查以及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能力,语句排序题亦是考试重点和难点。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的题目副省级为15道,地市级为10道,数字推理近几年没有考过,2020年考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近年来的考题难度变化不大,但题目更加新颖灵活,趋向于生活化,注重考察考生对考题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再侧重于对计算能力的考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题型,例如函数图象,但是对于常考的题型,例如经济利润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以及概率问题也是年年必备。题目更加倾向于对基本公式的考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赋值法和方程法。整体上来说,题目越来越新颖,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考查,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部分,根据2020年国考的考试公告来看,与往年差别不大。省部级和市地级近几年的考试均共40道题,分别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各10道,主要区分点在于,市地级的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会出现材料题,为一篇材料带5道分析推理,这大大强化了对考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而省部级的考试为常规10道逻辑判断题目。值得一提的是,除材料题之外,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的差异题。因此,对于各位考生来说,除了认真复习外,了解岗位信息也十分关键。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近几年基本是四篇材料,20道题,2016年稍特殊,出了五篇材料,有副省级和地市级的差别,但题量没有发生变化。同时题目难度基本持平,多为对于基本统计术语和公式的考查。材料取材范围广,越来越贴近生活和热点(19年的药品、二手车、钓鱼网站和邮电业务;18年的一带一路、电商市场,17年的新能源汽车等),每年必有一道纯文字材料,其他多为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综合材料,更加注重考查大家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对于数据的提取能力。考查的题型仍然是以增长率、比重和平均数为重点,掌握基本公式以及速算技巧,都可以拿下。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题型更加的灵活,会涉及到一些杂糅问题,包含多个知识点,计算难度稍大。

    总体上来看,有区别但是共性居多,所以考生应该认真准备、仔细复习,针对岗位特殊性要特别补充,定能成功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