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大学生要学会理性消费(学会理性消费作文800字议论文)
- ·下一篇文章:申论必备范文30篇(申论必背50篇)
两汉时期科技成就有哪些(两汉时期出现的科技成果)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两汉时期科技成就。
一、数学
说到汉朝时期的数学,不得不提《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书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意为: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勾)和4(股)时,径隅(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根据该典故称勾股定理为商高定理。
而《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二、天文历法
汉朝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还是很不错的,在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在宇宙空间的探索方面,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因为一直到近代的时候,伽利略才用望远镜观测到太阳黑子,而我们的祖先根本不需要什么望远镜就知道太阳黑子的存在了。
到东汉时后,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还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 1700 多年,尽管地动仪不能预测地震的到来,但对于古代交通不便和信息不通畅来说,能够较早的知道地震的方向对于救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医学
说道汉朝时期的医学,就不得不题《黄帝内经》了,它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了祖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此外,在汉朝的有名医学著作中,还有东汉编著的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和张仲景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
在医学家中,两名医生名扬四海,一名是东汉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 1600 多年;另一名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对于古代科技这个考点的学习,一定要透彻的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做题才能游刃有余,如果能怀着一颗热爱科学的心去学习,多了解一些历史,我们的学习还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刷题练习
1、“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那最早提出“勾股定理”的是哪本著作( )
A.《微积分》
B.《周髀算经》
C.《九章算术》
D.《算经》
【答案】B
解析: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录勾股定理的著作。故本题选B。
2、关于古代科技知识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阴历”。
B.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C.东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能够预测地震的到来。
D.东汉时期,张衡对日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答案】B
解析: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A排除;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B正确;地动仪不能预测地震,排除C;张衡是对月食做解释,排除D。故本题选B。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