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宁波市2016(宁波市1986年)
- ·下一篇文章:比重的基本公式(比重例题)
农村大包干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大包干 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专业知识:大包干是农村改革的宝贵财富。
本报记者刘强
记者见到已经87岁高龄的贾粹华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刚从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回来,精神很好。她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她会代已经去世的王郁昭把关于大包干的事情做好,因为大包干是中国农村改革一笔宝贵的财富。
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社会调查处处长贾粹华是王郁昭的妻子,王郁昭曾在改革开放初期担任安徽滁县地委书记,后任安徽省省长。在位期间,王郁昭力排众议,坚持用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增产来检验生产关系,在政策得到中央认可之前,已在原滁县地区七县300多万人口所在的70%的村庄实行了新体制——大包干;并同时奔走呼号,向安徽省、中央为大包干报户口,为中央的正确决策准备了成功的先驱案例。
贾粹华高兴地让记者看一封中央文史出版社发来的约稿函。该出版社拟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推动者”丛书,共8册,其中的农业农村卷拟收录杜润生、吴象、王郁昭、吴仁宝、袁隆平、陈锡文等10位对农业与农村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并收录他们关于改革、发展、进步的有关文章(5篇)。王郁昭的5篇文章包括《好政策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给大包干上个户口》《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的缘起和意义》等,其中第一篇文章发表在2001年5月15日本报的第三版上。
今年的4月15日,贾粹华给安徽省委打了一份《关于建立“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报告。中心拟设在滁州学院,同时在小岗村干部学院设立分中心。
目前,成立“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贾粹华表示,待“中心”建立后,她会把王郁昭有关农村改革的一些文稿、资料、图片送去,同时也会劝说万里、吴象、张广友、陆子修的家人将一些农村改革的笔记、资料送去以充实“中心”。
今年5月,贾粹华参观了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新展,感觉比旧展有了不少进步,但还有一些欠缺。于是她在纸上用笔写下了5条建议给凤阳县委负责同志。贾粹华说,王郁昭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践行者,是他那种“情牵‘三农’、心忧苍生”的胸怀,要一切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还要终身学习,注重实践,坚持调查研究。具体到当下的乡村振兴,也要坚持以农民满意不满意、愿意不愿意为原则。
就在前不久,贾粹华考察了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当地有300多农民在外面做木匠,村里计划召回大部分在外的村民,在村里做家具,以形成一个特色专业村——家具村。贾粹华认为,其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特色就很不错,有望打造成一个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