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新职业发展的现状 申论(新职业发展动力何在申论)
- ·下一篇文章:从现在开始什么(从现在开始阅读答案)
礼仪 文化(礼仪文化常识)
【导读】
对于礼仪文化这部分知识,我们主要是清楚了解我国古代礼仪是什么?主要考察的重点礼仪形式又是什么?
一、中国古代礼仪内容和分类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可以理解为礼节和仪式,古代的礼分为两种:一是指典章制度,比如夏礼、周礼等;二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礼节。
春秋之后礼仪文化被进行系统总结,归纳为五大类:吉、凶、宾、军、嘉为类目名称,总称为“五礼”。
吉礼也可称祭礼,是五礼之首。古人祭礼为求吉祥,故多称吉礼,主要是对天神(天帝、日月星辰)、地祗(社稷、五帝、四方百物)、人鬼(先王、先祖)的祭祀典礼,而在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
凶礼,古时是用于吊慰的礼仪活动,多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宾礼,古时是诸侯朝见天子及诸侯之间互相拜访时的礼仪。古代宾礼的主要意义是维护邦交,随着“邦国”的不复存在,宾礼的意义也有所改变。
军礼,古时是指军队操练征伐之礼,与战事相关,此外,如校阅、刑赏、凯旋、献俘等也属于军礼。
嘉礼,古时是指和谐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宗族内部聚餐的饮食之礼、古代男女加冠加笈和婚礼的婚冠之礼、贺庆之礼等等。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二、古人常用传统日常礼仪
行走之礼——古称“趋礼”,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传统趋礼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既表现对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让行人。
饮酒之礼——古代饮酒礼仪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筵席之礼——所谓“筵”就是铺在地上的蒲苇编织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编织物或皮料。秦汉时期,人们在读书、待客、饮宴等日常活动时,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势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脚跟上的,所以也称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个方向一个人。设在“堂”上的筵席比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为尊,故主宾座位在北,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座位则分别在东、南、西,西座为末座。而设在“室”内的宴饮活动,带有因私性质,多以东向为尊,故主宾在西,而主人、副宾、主方陪同分别在北、南、东,东座为末座。
三、习题演练
【例1】我国古代对于礼仪文化格外重视,礼仪文化也渗透了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族内部通过聚酒饮食以加深联络感情,像国君设宴款待宾客,这都属于我国古代“五礼”中的( )。
A.吉礼 B.嘉礼
C.喜礼 D.宾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礼仪文化的掌握。我国五礼分别是:吉、凶、宾、军、嘉。题干中体现的饮食之礼和飨燕之礼(国君设宴款待宾客)是嘉礼的内容,因此,本题选项为B。
【例2】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
A.项王、项伯、亚父、沛父、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D.项王、项伯、沛父、张良、亚父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东为上,依次是南,北,西,所以由尊至卑的顺序是项王、项伯、亚父、沛父、张良。因此,本题选项为A。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