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供暖难题(供暖形势)
- ·下一篇文章:毛概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过程(三大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医疗方面的申论(医疗问题有哪些)
现象:
(一)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二)降价药换上新“马甲”
据发展改革委的数据,自1997年至2006年,国家对药品的降价次数已有19次,涉及金额近400亿元,加上今年的2次降价,降价次数达到21次。但人们市场上很难找到“降价药”的踪影。 一位消费者拿着一叠材料告诉记者:“网上有一则新闻,讲的是浙江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的事。说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70%早已无人生产。这家在杭州较有影响的平价药房开业3年来共采购药品2万多种,目前只剩下9000多种在正常经营,其中有3000多种药因降价而不见踪影,阿莫西林等常用抗菌素药都进不到货。” “这些降价药到哪里去了呢?大部分降价药经过改头换面,重新流入了市场。这些换了‘马甲’的所谓新药,只是改个剂型、换个包装、变个规格,或者改变一下给药途径,价格却凭空翻了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分析:
(一)原因:目前,我国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存,医疗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有待提高,医患关系之间存在不和谐因素,这些都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对策:
1.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解决医院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加强学科体系建设;
第二,强化制度管理;
第三,大力提高从业医务人员的素质;
第四,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评价体系;
第五,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第六,建设节约型医院。
2.建设平安医院,和谐医患关系。
医学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这既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患者的根本利益。
3.大力加强医院药事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第一,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制度,规范处方行为。
第二,继续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落实各项要求。
第三,加强临床药师管理。第四,加强药品的临床监控。
4.落实降低医药费用的各项措施。
第一,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第二,严格控制、规范使用高值耗材和贵重药品。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费用控制工作。
5.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营造关爱患者的氛围。
第一,着力解决临床一线护士数量不足的问题。
第二,要坚持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第三,要加强对护士的培养,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6.进一步完善医政法制,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管理。
第一,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重点强化对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
第二,颁布实施《护士条例》和医政领域的规章。
第三,加强医疗广告监管工作。
第四,稳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
第五,继续加强血液管理,切实保证用血安全。
论说文新医改凸显公益性质与政府责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高强指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其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在药物制度方面,“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要加强监管;公立医疗改革要“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
显而易见,决策者就医改问题的此番描述突出了一个重点,即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将扩大覆盖面,增加普惠性和公平性。这也意味着医改将更加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更加强调政府在其中的责任担当。
当下,老百姓陷入“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一大原因就在于医疗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公益性质。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虽然投入总数有所增长,但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却持续下降。据统计,2003年在中国6598亿元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其二,医疗资源分配不公。据2003年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患病群众48.9%应就诊而未就诊,29.6%应住院而未住院,44.8%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这种“不足”和“不公”成为医改面临的严重现实。
在决策层的考虑中,公益性质的缺失也成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高强部长在去年发表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一文中,提到改革面临的五大矛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医药费用快速上涨”,“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机构实行以药补医、创收归己的运行机制,公益性质淡化”,“医患关系紧张”。其中,前四项体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公益性质不足,只不过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此次制度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弥补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不足,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医改的主要方向。这一改革思路,对于老百姓而言意味着享受更多更公平的服务,而对政府来说则意味着责任的回归和增加。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必须加强规范、监督职能。当年,政府“给政策不给钱”的政策选择,在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卸掉了相当部分的公共服务职能。如今,政府决心填补、扩大这方面的责任,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当然,医改注重公益性质、加强政府责任,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大包大揽,放弃若干层面的市场化改革,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医改起步以来,“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两种路径选择之间的争论就一直未曾间断,颇有水火不容之势。但事实上,强调公益性质和政府责任未必就容不下“市场化”的位置,政府代表民众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并不妨碍服务提供者(不管公立还是私营)之间的市场竞争。同时,“市场化”也不是政府将公立医院一卖了之、放弃相关职责,而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那种顶着“公立”之名而行“逐利”之实的医院营利行为,并非“市场化”之祸。在医改中,“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原则以及医疗保障的多层次性表明,改革在增强公益性质时,也追求效率的提高。无论如何,医改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达成一定的平衡,解决好现实问题,乃是不变的方向。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