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刑法修正案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调整刑事责任年龄)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13:15:56

    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部门法。我国刑法于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1997年全面修改制定,形成了一部统一、完备的刑法典,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刑法也随之修改完善。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共修改补充47条,其中包括个别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严惩性侵、猥亵未成年人,高空抛物、抢劫公交车方向盘入刑等。今天我们就从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看刑法修改亮点。

    2019年10月20日,大连沙河口区十岁女童被残忍杀害,身中数刀,而施暴者居然是十三岁男孩。根据旧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属于无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由于加害人仅为十三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进行收容教养。此次恶性案件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然而该案件并个例案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以及物质条件的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日趋早熟,犯罪低龄化现象不断发生,犯罪手段残忍、影响恶劣,在公众广泛关注以及社会舆论推动下,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在刑事责任年龄中划分了一个新的区间,即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应当负刑事责任。此次修改体现了法对民意的尊重。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并非在此年龄段只要实施暴力性行为,就应该负刑事责任,而是只有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大连十岁女童案件,如果该案件发生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后,那这位年仅十三岁的男孩就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吗?显然不是,只有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才需要负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不仅体现了立法对民意的回应,同时也体现了立法的审慎。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以“矫治教育”代替旧法中“收容教养”,矫治未成年人的行为及心理偏差,以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对社会呼声积极正面的回应,是对低龄不法未成年人过度宽容、纵容的矫正,毕竟严管才是厚爱。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