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数学统筹问题(统筹安排数学题)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国考逻辑判断(2021公务员行测逻辑)
申论提出对策题答题格式(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写)
申论考试中的提对策题主要是根据考试大纲中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设置的题目,由于申论是国家选拔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科目,因此,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无可厚非、合情合理,因为作为一名公务员,是社会的服务者和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人民的利益,简单说就是公务员终究是要为人民办事的、解决问题的。有的考生觉得这样的题目很难,是因为自身认为自己没有做过公务员,家人亲戚朋友也没有做公务员,这个神秘的公务员到底是做什么的,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所以让其站在公务员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让考生觉得太高深莫测,无从下手,担心自己的幼稚可笑、贻笑大方,觉得很难。但是也有的考生觉得提对策题真是超级简单,无非就是建立健全法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加强监督等,毋庸置疑,这些对策放在哪里都对,因为所有得社会问题基本都离不开资金、制度、宣传等的保障,但这些对策放在哪又都不贴切,针对性差,不能较实际的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很正确的废话。
那么对策题到底该如何答呢?作答的标尺又在哪里呢?一句话,对策题也就是结合材料对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对策。只谈做什么和怎么做,其他内容都不用谈。 比如看以下的两个版本的答案,哪个写的是对策。
答卷一:
1.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当前,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大程度上是有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政出多头,职责分工不明,无法形成打击的合力。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好。
答卷二
1.全面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实行综合管理与打假责任区域划分及执法专题责任分工,组织人员按责任片区对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拉网式巡查,基本上做到企业检查无“盲区”“忙点”
很明显,答卷二是对策的答案,答卷一主要介绍了问题的原因,这个是答非所问不得分,因此这就要启示广大考生,在作答对策题的时候,不时的检验一下,写得是否是对策,是不是指导做什么和怎么做,答原因和影响都不得分。
答对策题的另一个标尺则是站在公共的角度,具体一点是更多的站在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角度,申论考试的话题往往具有社会性,这就需要考生具有公共思维、社会视角,平时多积累政府及职能部门处理问题的角度和具体做法。另外在对策题目的考察中,命题人往往给定一个身份的限制,这里就需要考生思考,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是谁,自己代表了谁,自己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该干的是你的职责,不做的话是失职、渎职,你自身不能干的工作,不能乱提对策,比如你是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针对文物遭破坏问题提一些对策和建议,比如完善法律,这一条文化局就没有相关的职能,所以只能建议相关部门或者立法机关来完善法律。
例如:“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这个题目中你只是一个观察员,没有职权,所以只能给相关部门提建议,而观察员本身的职责就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建议。
再例如: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作答的身份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既有职权又可以给相关部门提建议,题干中就明确要求了让考生提对策建议,所以,我们探讨的这个标尺有一定的合理性。
作答对策题,一要确保写得答案是对策,即做什么和怎么做;二要思考作答身份的内涵,对策和建议是两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正中命题人的题意,答案符合要求,最终取得高分!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