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责任重于泰山议论文范文(责任重于泰山分论点)
- ·下一篇文章:2018年的5月12日(2018年5月时事政治热点)
关于七夕的常识有哪些(关于七夕的常识和俗语)
【导读】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这首《秋夕》道出了秋天夜晚的景色,天上的牛郎织女星就在天河的对岸凝视着对方,这一年一次的相会,一年一次的期盼,桑海桑田,海枯石烂,这种迟志不渝的爱情似乎可以与天地同在。当我们在赞叹着牛郎织女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过着所谓的七夕情人节时,你是否知道七夕节是怎么来的?是否知道它的那些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七夕那些事儿。
一、七夕的由来
七夕最早源于对星象的崇拜,古人由于观测星象,有了一套完整的星象文化,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起来。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六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九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九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三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三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二、民间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很多,不同的地方的习俗也不太一样,广东往南的地区比较喜欢拜仙,主要是拜七姐,初六晚上时,使用一些糕点祭拜。还有很多地方祭拜魁斗星,希望可以金榜题名,寻求学业上的顺利。西南地区在这一天有染指甲,洗头发的习惯,很多人女子相信,在这一天如果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染指甲就可以找到如意郎君。此外还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为牛庆生、吃巧果等等。
三、相关天文知识
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据说这条天河是王母娘娘的围巾幻化而成,王母娘娘的围巾真有这么大吗?其实我们晚上看到的这天天河就是银河的众多星星组成的,根本就不是王母娘娘的围巾。
牛郎织女每年相会一次有可能吗?这完全是不可能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隔十六光年,即使他们用光速飞行过来,最少也要八年的时间,所以也不会存在每年相见这回事,我们之所以看到两颗星星相会,只不过是地球运动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在视觉上两个星星会相遇罢了。
但不管怎么样,祖宗留下的文化都是值得大家去品味和传承的,那些都是我们人类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生活中总是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无论爱情还是事业,心中要保留着一种美好,就像诗中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此在朝朝暮暮”。
了解七夕之后,我们来考考大家。
【例题1】单选:下列属于七夕节习俗的是( )
A.踢球 B.赏菊花 C.拜七姐 D.赛龙舟
【答案】C 解析:踢球是清明节的习俗,赏菊花的重阳节的习俗,拜七姐是七夕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故选择C。
【例题2】下面那一句诗歌适合七夕有关(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此在朝朝暮暮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答案】C 解析:A项写的是中秋节;B项描写边疆;C项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D项是元宵节。故选择C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