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宜居城市与民生 申论总分论点(宜居城市与民生 申论)
- ·下一篇文章:怎么理解价格歧视(如何理解价格歧视经济学)
钟君申论真题解析(钟君的申论qzzn)
2007年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阅卷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根据相关渠道传递出来的阅卷信息,结合我在申论辅导时的相关体会,现和大家交流一下2007年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解题技巧和参考答案以及下一步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战略战术。
一、总体点评申论考试题
1.内容分析:特定事实是城市摊贩管理问题。
今年考试的这个题目与我考前的预测是不谋而合的。考前我是这样分析的:筹备奥运会是当前北京市的重中之重,因此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应该是今年考试的热点,但由于2004年的北京社招考试已经直接考察过筹办奥运的相关内容,所以今年直接考察奥运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从其他角度,从侧面考察奥运的相关内。今年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决战之年,北京市为筹备奥运花力气最多的工作就是加强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当前社会关注最多的就是城市摊贩管理问题。在这样的思路下,我把《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2007年第2期刊登的北京市城管执法局车克欣局长发表的《北京街面谋生群体群:现状分析与对策性思考》设计成了一份模拟题。相信做过这份模拟题的同学一定会有收获。
2.难度分析:
四个题目包括概括主要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问题的原因、综合写作。其中,分析问题的原因是从去年开始出现的新题型,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总体来说,试题难度不大,但需要解题技巧,这一点我将结合对解题技巧和参考答案的分析做重点讲述。[NextPage]
二、解题技巧和参考答案
1.概述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要求概括准确、全面,叙述简明、清楚,字数控制在250字。(20分)
(1)解题技巧:关键是把握材料,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
材料共有13段:
第1段: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党和政府在摊贩管理方面的亲民政策
第2段:上海摊贩管理改革——摊贩解禁,试点先行
第3段:河南摊贩管理改革——限时、限地区管理
第4段:上海摊贩管理试点改革遇到的问题:城市秩序与街面摊贩之间的矛盾、不同人群的利益矛盾以及如何规范管理的问题
第5段:合肥摊贩管理遇到的问题——街面摊贩无法彻底根除
第6段:韩国摊贩管理经验——小摊文化或小摊者协会
第7段:巴黎摊贩管理经验——跳蚤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第8段:泰国摊贩管理经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第9段:乌鲁木齐摊贩管理改革——放低门槛,加强管理,发展夜市经济
第10段:南京摊贩管理改革——严格管理(扣分制)
第11段:杭州摊贩管理改革——分区管理
第12段:物权法的相关内容
第13段:街面摊贩的积极意义——城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可以看出,所有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大块:
一是街面摊贩问题及其管理的表现:
街面摊贩存在的积极意义(13)
负面问题(4、5)[NextPage]
二是街面摊贩管理难的原因:
物权法的规定(1、12)
内部矛盾(4)
三是加强摊贩管理的经验和对策:
国内对策:
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党和政府在摊贩管理方面的亲民政策(1)
上海摊贩管理改革——摊贩解禁,试点先行(2)
河南摊贩管理改革——限时、限地区管理(3)
乌鲁木齐摊贩管理改革——放低门槛,加强管理,发展夜市经济(9)
南京摊贩管理改革——严格管理(扣分制)(10)
杭州摊贩管理改革——分区管理(11)
国外经验:
韩国摊贩管理经验——小摊文化或小摊者协会(6)
巴黎摊贩管理经验——跳蚤市场的规范化管理(7)
泰国摊贩管理经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8)
(2)参考答案:
通过这样的分析,第一题的答案迎刃而解,得分点主要有:
(街面摊贩存在的问题):
城市秩序与街面摊贩之间的矛盾、不同人群的利益矛盾以及如何规范管理的问题[NextPage]
(管理摊贩的国内对策):
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
党和政府在摊贩管理方面的亲民政策
上海摊贩管理改革——摊贩解禁,试点先行
河南摊贩管理改革——限时、限地区管理
乌鲁木齐摊贩管理改革——放低门槛,加强管理,发展夜市经济
南京摊贩管理改革——严格管理(扣分制)
杭州摊贩管理改革——分区管理
(摊贩管理的国外经验):
韩国摊贩管理经验——小摊文化或小摊者协会
巴黎摊贩管理经验——跳蚤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泰国摊贩管理经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共11条,每条2分,答对10条即为满分
2.请就划线部分所提出的矛盾提出解决办法,要求切实可行,字数控制在200子以内。(20分)
(1)解题技巧:关键是使用利益分析法。我在辅导时特别强调遇到人与人、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问题时,要善于使用利益分析法解决问题。高档楼盘业主和简屋居民之间的矛盾实质是利益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满足这两个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高档楼盘业主的利益更多的是安静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小区秩序,而简屋居民的利益可能更多的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管理保证高档楼盘业主对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适度放开满足简屋居民基于生存需要的经济自由权,并且要加强沟通交流使两方面都得到兼顾。
(2)参考答案
①通过听证会、意见调查、协商、谈判等方式征求民意(3分);展开说明(1-3分)
②分区(分类)管理(3分);展开说明(1-3分)
③严格管理(3分);具体举例、展开说明(1-3分)
④其他合理对策(1-2分)[NextPage]
3.材料涉及到我们过去在城市摊贩管理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20分)
(1)解题技巧:关键是多角度分析,要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以及执法者素质层面;内因和外因等多种角度展开分析
同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找答案
(2)参考答案
(思想观念层面)
①过分强调城市秩序,忽视对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5分)
②忽视城市经济的多样性(3分)
(法律制度层面)
③摊贩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不健全(3分)
④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3分)
⑤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措施(3分)
(人员素质)
⑥一部分执法人员素质较低(3)
4.根据材料信息,以《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细致,论述翔实,对策合理,文字控制在800-1200字。(40分)
(1)解题技巧:关键一是结构要完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围绕北京市展开,要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如筹办奥运、建设宜居城市和首善之区。
(2)参考答案
第一段提出问题:在筹备奥运,建设宜居城市和首善之区的背景下,加强对城市摊贩管理刻不容缓。
第二段分析原因:加强摊贩管理的原因一是街面摊贩存在负面问题;二是管理方式简单;三是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NextPage]
第三、四、五段提出对策: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二是明确城管职能、健全城管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第六段:北京市加强城市摊贩管理对于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推动北京的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考试中因为几个误区造成的突出问题
1.认为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从而忽视试题材料:脱离材料信口开河
2.认为申论考试无技巧可循,从而忽视解题技巧:前三个客观题拉分加大,最后一题差距不大
3.认为申论考试重在内容,忽视卷面形式:字迹潦草、形式混乱、段落过多
4.认为申论就是杂文评论,忽视语言规范:白话现象严重
四、如何准备2008年国考
我的考试哲学
1.深谙申论之“道”
申论的本质及特征:
(1)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申明特定的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二是论证特定的事实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2)申论文章的文体特征
2.驾驭申论之“术”
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
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
解决问题的万能八条
写作申论文章的基本套路
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展开来讲,相关的技巧在编写的《申论万能宝典》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NextPage]
3.培养申论语感
如同学习一门语言一样联系申论语言,多看、多练。
4.关注社会热点
国考申论热点问题的三个特征:
(1)和热点理论密切相关
(2)中观层面,以小见大的问题
(3)比较中性,争论相对较少的问题
复习材料《半月谈》、中宣部将在八、九月份出版的《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
最后,祝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