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要以文化人(什么叫以文化人)
- ·下一篇文章:申论应急处理范文(申论应急事件处理方案)
申论命题作文(申论命题61词解读)
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公务员的一门科目,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往往会设置一些“陷阱”,以此增加题目难度,提高区分度,达到选拔出优秀人才的目的。本文节选若干题目,剖析题目本身和材料涉及到的“陷阱”,以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把握命题意图。
例:2016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第1题: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题目陷阱1】题目本身是概括“两会”委员代表们关注的若干问题,说明问题不止一个,可能涉及到分类整理。同时还要把建议也概括出来,作答任务为两个。
【题目陷阱2】答案呈现形式如何写?大部分的学员在做此题时一般都会将问题写成一部分,建议写成另外一部分。实际上此题需要将问题进行合并之后,然后对策紧跟在后面,即:问题1:………。建议:……。问题2:…….;建议:………。这是因为材料中的“两会”委员数量较多,有些代表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类问题,故需要合并,建议同样也需要写在一起,否则会超出字数要求。若考生将问题和建议单独分段来写则会掉入命题者设置的“坑”,从而失分。再或者写成:Y认为:……;建议:……..。K认为:……..;建议:…….这种形式的同样也不得高分,因为没有分类合并,没有领会命题者意图。
【材料陷阱1】习近平总书记是否是“两会”委员?如果是,那要不要写进答案?当年的材料中第2段是这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确实是“两会”代表,而且是特殊的“两会”代表,由于材料中领导人的讲话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高瞻远瞩,属于奠定主基调的,所以一般不写进答案,而且题干也明确要求概括“具体建议”,但习总书记说的话并非具体,而是宏观性的说法。
【材料陷阱2】材料中的人物W出现了两次,是否应当合并?请看原材料2第6段和第7段:
全国人大代表W认为,今天到处都是低头族,他们看手机、刷微博、看微信,真正读书的人太少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知识做支撑,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局限性,厚度不够。
W说,她今年带来一个关于制定图书馆法的议案。欧美一些国家规定,社区方圆十公里之内一定要有一个图书馆,创造条件引导人们阅读。我们也应当营造这样的环境。大学里面有非常好的图书馆,应该让公众共享。
再看原材料2的最后一段:
W认为,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是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文件,要求学生从中学开始,都要具有音乐和美术的基础知识,这非常好。从孩子抓起,这对提升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举措。他引用了欧洲一位哲学家的话:“孩子出生后,要给他鲜花,让他视觉上看到美;给他音乐,让他听觉上建立音的概念。”W认为,这就是在体现素质教育。
当年的命题者让人物W出现了两次,实际上两个W并不是同一个人,第一个W是全国人大代表,而且是女性(从“W说,她今年带来一个关于制定图书馆法的议案”这句话可以看出),故应该写进答案中。而第二个W并没有明确是否是“两会”委员,而且是男性(从“他引用了欧洲一位哲学家的话:‘孩子出生后,要给他鲜花,让他视觉上看到美;给他音乐,让他听觉上建立音的概念。’”这句话可以看出。)所以不应该写进答案中去。
最后的题目答案是这样的:
1.问题:阅读场所不足。 建议:倡导全民阅读,广建阅读场所;
2.问题:低头族多,读书人少。 建议:加强法律保障,营造氛围,与公众共享图书馆;
3.问题:文明缺失。 建议:加强素质教育,发挥榜样典型作用;
4.问题:道德礼俗缺失。 建议:重新建构社会礼俗与价值体系;
5.问题:社会责任感缺失。 建议:开设专门的教育活动。
类似于以上的命题“陷阱”其实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老师其实可以去结合历年真题以及材料和答案进行研究,定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命题坑”。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