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黑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黑土保护利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23:17:30

    [背景链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最近国务院批复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把东北黑土地保护作为重点专题列入发改委、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实施的重要任务。

    [深度解析]

    [黑土的形成及退化表现]

    黑土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气候和植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土壤类型。数万年至几十万年前,草原和森林植被枯死后的残体在原先的沙砾层上逐渐堆积,形成厚重的腐殖质层,最终发育成养分丰富的黑土。

    东北黑土区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山前平原、辽河平原等地区。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对黑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曾经黑黝黝、抓一把能出油的黑土地,如今已疲惫不堪逐渐变薄。

    来自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平原耕地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每年流失的黑土层厚度为1厘米左右,而形成这一厚度的黑土大约需要三四百年时间,流失速度数百倍于成土速度。

    2015年6月25日,农业部在哈尔滨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推进落实会上,吉林省农委巡视员于文波说,吉林省黑土区每年流失表层土壤平均可达0.3至0.7厘米,耕地的犁底层深度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厘米左右下降到13厘米。同时耕层有机质数量和质量下降,有机质以平均每年0.1%的速度下降,导致土壤生物学特征退化,作物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为此,农业部在会上宣布今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地区17个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但耕地尤其黑土耕地土壤正在向着非健康、非生态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壤有机质下降,养分平衡失调;二是土壤耕层变浅,黑土层流失严重;三是土壤结构变差,面源污染显现;四是有益生物区系明显减少。目前,土壤有益微生物、蚯蚓和青蛙等数量急剧下降的农田屡见不鲜。

    [意义、危害及原因分析]

    黑土地资源是我国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绿色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但是近年来,黑土地面临的‘量减质退’局面,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黑土地“量减质退”的背后,除了丘陵漫岗地多、黑土表层疏松、水蚀和风蚀严重等自然原因外,还有过度开垦利用、不合理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长期忽视水土保持措施等多方面原因。

    保护意识不强,长期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根本。开发北大(微博)荒,目的是增加产能,在多年的开发过程中,只注重开发,不注意保护。从秸秆还田难中可见一斑。虽然秸秆还田是一项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但因秸秆收集难度高、粉碎成本大,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往往一烧了之。

    种植制度不合理导致肥沃黑土流失。一方面近年来受种植效益影响,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再加上粮食考核指标影响,粮豆轮作制度难以施行,导致大豆固氮肥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同时,种养业发展不协调,草食畜牧业发展滞后,玉米就地转化饲料比重低,有机肥资源明显不足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农民为了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而多施化肥。近年来,化肥投入逐年加大,小型农机具普及应用,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程度加剧,耕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上移,耕地质量变差,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

    耕地质量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约束机制缺乏。目前,耕地质量保护方面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也没有对土地承包者、经营者明确的法律约束,虽然有关省区出台了保护条例,但执法尺度难掌握,权威性和强制性不够。

    [参考对策]

    对此,专家认为:

    保护黑土地,立法要先行。建议制定耕地保护法,形成以耕地保护法为核心,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严密的耕地保护法律体系,以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为目标,明确保护包括黑土地在内的各种耕地资源的责任主体,落实法律责任,引导政府、企业和农户依法规范保护耕地。

    制定黑土地保护建设管理规划。制定国家级的黑土地综合治理规划,明确设立组织实施机构,统领黑土地综合治理,规划治理区域、内容和实施步骤。将黑土地保护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快制定黑土地保护建设管理规划,将优质黑土地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数据库,严管严控。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使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同步,粮食补贴与‘地力补贴’并行,耕地利用与保护要兼顾。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保持水土、防治土壤侵蚀为目标的新型耕作技术体系,黑土保养应采取耕作、培肥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增施有机肥、化肥平衡施用、秸秆还田、深松、轮作、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多策并举保护寒地黑土

    3.保护黑土地当理念与行动双管齐下

    [开头示例]

    1.习近平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黑土地被认为是肥力最高、最适合农耕的土地。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3个黑土区之一,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曾经“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正在面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

    [结尾示例]

    1.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好数量和质量的“双红线”,占补平衡、有序流转,宝贵的耕地资源,才会成为中国永续发展的不竭保障。

    2.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耕地保护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子孙万代长远生计。耕地保护坚持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注定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全民持久战。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