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作文的结尾(申论好的结尾)
- ·下一篇文章: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有哪些(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小报四年级简单又漂亮)
禁止参加升学宴的公告(禁止参加校友会)
日前南京农业大学有学生发帖称,学校为提高学生考研率,要求校内社团和学生组织本学期内不得面向大一新生招新。不少学生提出质疑,认为这个规定将影响新生们的课余生活,也将打乱学生社团的正常工作。该校有关部门表示,此举是为了让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转换。(9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让大学大一新生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就规定社团不得面向大一招新,难道学校把社团视为新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的障碍?学校出台这个规定之前,是否对社团活动与新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做过全面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即便社团真的成了新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的障碍,学校也不该叫停社团招新生,而应该反思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大学长期以来的经验表明,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于新生来说,积极、健康的社团活动非但不是融入、适应大学生活的障碍,反而可以促进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当然,一些高校确实存在有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过多,分散学习精力的问题,尤其是有的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社团招新十分兴奋,一口气报了几个社团。另外,有的学生社团等级化很重,刚进入社团的新生被“会长”、“部长”差遣打杂,有的新生还在社团里接受高年级学长的“另类”熏陶,诸如怎样逃课、怎样选水课等等。这些当然是学生社团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强对新生选报社团的指导,以及对社团建设进行改革,真正把社团建设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成长平台。
学生社团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十分重要,我国高校一直重视社团建设,但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的社团活动呈现萎缩之势,这和学校对社团活动的态度有关。有的院校把考研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新生一进校,就召开考研动员会,让所有学生把精力用到考研准备上。在课程教学上,有的学校对考研核心科目十分重视,其他科目则要求不严,以便学生专攻考研科目,相应的,学校也希望学生所有课余时间,都一心用于考研。这和高中学习完全围绕高考而转没有什么两样,有的学生就称自己的大学学习是“高四”,考研是又一场激烈的“高考”。教育界对这些院校有一个称谓叫“考研基地”,反映了追求考研率所带来的扭曲的办学形态,这些学校的社团活动不活跃,就毫不奇怪了。
还有一些大学,以刚入学的新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为由,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比如禁止一年级新生在宿舍使用电脑,担心学生用电脑上网;或者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实行统一的早自修、晚自修安排,并由老师负责点名。这延续的还是传统的管教模式。其实,正是由于在之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都被学校老师、家长规划、管理,才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以至进入大学之后,仍然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大学应该让学生逐渐从被规划、被管理中走出来,学会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而不是把学生管起来,代替他们做规划。在大学“统管一切”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将很难学会真正的自立自主、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
要让新生融入大学、适应大学,大学不能禁止新生参加社团活动,而需要告诉大学新生,大学面临更多元的成才选择,大学生要懂得选择、懂得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为此,可以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以及为本科新生配备大学导师,引导新生融入、适应大学生活。不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生一入学,就告诉他们不能进社团,这样的大学可能会令很多学生大学梦碎,因为这和他们理想中的大学相差太远。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