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归纳概括题范文(申论归纳概括答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情景式无领导小组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
捍卫公平正义(捍卫公平正义的防线)
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政府要清障还要搭台。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让年轻人特别是贫困子弟有更多的上升通道,类似表述不止一次挂在总理嘴边,它曾出现在总理记者招待会、国务院常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以及给我国首所希望小学的回信中。信中有这么一句:“为天下所有贫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创造美好的希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可以说,改变贫困子弟的命运,让更多年轻人出头,这是李克强时刻牵挂的大事,也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如李克强明确表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如何促进社会公正?首先捍卫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甚至被称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欲促进或实现教育公平,应输送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让贫困孩子读上书,读好书。
除了教育,推动“双创”,也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有效渠道。年轻人有活力,社会才更有活力;年轻人有未来,国家才更有未来。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但是要激发他们的活力,就让他们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平等机会,就应该激活他们奋斗的动力,为他们创业奠定路基、铺平道路。这几年政府不断简政放权,让创业几乎成为零门槛,这就为年轻人放飞梦想提供了“翅膀”。创业有风险,甚至可能失败,但是鼓励年轻人敢闯敢试,社会才会流动。
对于不少贫困子弟来说,他们首先需要脱贫。李克强曾谈到过两个例子,让人动容。一个是,前不久的春节前,他去中国西部一个农村,连走两户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风的破瓦房里,儿子40多岁了,因为穷还没有娶上媳妇。权威统计显示,我国仍有近两亿贫困人口,这不是小数目。解决贫困问题之后,才有可能充实精神诉求,继续不断改变命运。
另一个例子是,李克强称他又到一户人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但是他的妹妹为了让哥哥更好地念书,春节还在外面打工没有回家。”毋庸讳言,这样的家庭并不是孤例,不少家庭只能供养得起一个孩子读大学,哥哥通过念书可以改变命运,而妹妹或许就牺牲了个人前途。每个地区的年轻人都应该有机会出头,每个家庭的成员也有权利出头。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出头,显然牵扯到方方面面。
此外,还应该消除影响社会公平的因素,打破束缚在年轻人身上的机制性障碍。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就应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目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今天,人们对利益固化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只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提振公众信心,凝聚社会共识。
人生出彩,是梦想也是权利。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同时,出力才能出彩,甩开膀子干,人生才出彩,出彩的人生是抵达美丽人生的前提。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