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 ·下一篇文章:面试积极的社会现象(积极类的社会现象题怎么答)
大连14岁男孩杀女孩最新消息(大连十四岁男孩杀害十岁女孩事件)
一、热点链接
10月20号辽宁省大连市发生了一桩凶杀案,在一个小区内,一位13岁的男孩子蔡某某杀死了10岁女童王某某,薛某某和王某某同住在一个小区的一栋楼之内。该事件引发全网关注,警方处理结果为男孩蔡某某被收容管教三年。警方表示这已经是法律范围内最严厉的处置措施!强奸未遂、故意杀人的蔡某某,此时离14周岁还差两个半月。
二、案件详情
下课之前,淇淇的爸爸曾给妈妈打电话,希望她别忘了接女儿放学。很可惜,因为上课前淇淇玩妈妈手机时开了静音,妈妈错过了这通电话……谁能想到呢?“平时天天接送啊,天天接送!”淇淇的舅舅哭得痛心疾首。等到母亲醒来时,距离淇淇放学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母亲慌了,似乎是冥冥之中觉察出事情不妙。寻找女儿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晚上八点左右,淇淇的父母顺着血迹,在一片绿化带中找到了淇淇的尸体。被发现时,淇淇腿上的裤子只穿了一半。随后,亲属报警,警察迅速赶赴现场。据作家陈岚说,警方“没用5分钟,就找到了案发第一现场——因为实在太好找了,地上有血迹,从树林一直通往蔡某某家中”。警察上门时,蔡某某的母亲还在忙着擦地板。“地上仍有大量血迹。”
一位在现场悼念的小区居民表示,小区里流传着蔡某某此前已多次骚扰女性,这确有其事,自己就曾遭遇蔡某的纠缠和骚扰。另一位阿姨称,她曾见到蔡某某在小区里掀了一个年轻姑娘的裙子,事后,蔡某某的父亲还反而把来评理的姑娘给骂了一顿。
蔡某虽不到14岁,但身高170,体重150。其20日晚上在行凶后到被警方控制这段时间的部分言论。王家人认为,蔡某某似乎是七点多时想要在同学面前假装自己是旁观者,假装自己的血是不小心蹭到王某身上的,从而给自己洗脱嫌疑。此后不久,警方逐渐锁定了他,他开始害怕。“推测可能是有人问他是否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年龄,他便回答说,自己不满14岁。”王父的大嫂曾见到蔡某某在女孩的尸体被发现后返回现场围观:“当时蔡某某围观时对前面的人说了一句:'真死了啊?'”
三、民法总则中有关年龄的条款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四、刑法中有关年龄的条款
(一)条款
在我国,14、16、18岁这三个年龄有着不同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这8项重罪的,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负完全刑事责任。但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已满和不满的认定,生日当天是不满,生日第二天才是已满。对于隔时犯,根据行为与责任同时性原则认定,并不要求结果与责任同时,时间以生日当天24点为结点,在这个结点之前如果有实施了客观行为,要看主观是否有责任;在这个结点之后如果实施了行为,看是否有其他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犯或其他作为犯。
(二)刑法修正案(八)有关老年人犯罪的规定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该条规定已满75周岁,应该理解为犯罪的时候已满75周岁,这里的“周岁”于刑法第17条未成年人周岁做相同理解,即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以周岁生日的次日算起。
(三)法律规定的从宽处理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2.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预测演练】
【预测题单选】下列有关法律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8周岁以下
B.65岁的老人过失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刑法》规定16周岁为完全刑事年龄的分界线
D.小明13岁,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与年龄相关的法律条款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非65岁。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民法总则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C项: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这8项重罪的,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负完全刑事责任。
D项: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