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应对三次金融风暴,共和国有三大(应对三次金融风暴的措施)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3:07:53

      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如果往回看,就会想起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其实,早在我们党建政建国之初,金融风暴就曾作为一种全新的、严峻的考验摆在共产党人面前。回首共和国60年,经历了三次大的金融风暴,而我国应对这三次巨大挑战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决策,值得深思。

    1949年夏,当共和国还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分娩的婴儿时,投机资本家在经济上自负地向共产党人发动了进攻。他们先是大肆进行银元投机,继而妄图控制“两白一黑”( 粮、棉、煤),操纵物价。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银元价格从6月1日到10日的10天内就上涨了两倍。银元暴涨,带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上海物价曾经在13天内上涨272.8%,并波及全国,严重影响了工商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打惯了军事仗、政治仗的共产党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新生的人民政权沉着应对,在陈云部署下,先后进行了1949年6月的“银元之战”,1949年10月到1950春的“米棉之战”,有力制止了银元投机,有效稳定了金融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平抑了物价,市场物价的控制权终于紧攥在新生的共和国手里,被毛主席称赞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共和国创立之初,革命先辈为新生共和国应对经济风险进行了艰辛探索。共和国在迎击第一次金融风暴中,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倚重于行政手段,但在经济对策上的探索也已经起步,开始借助价值规律的威力打击投机者;宏观调控的端倪已经显现,当时成立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筹统一管理财政经济,财政、贸易、银行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行动,调动各种行政力量和经济资源,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后来常说的宏观调控的运作雏形。这为共和国在未来岁月里应对更加凶险的国际性金融风暴提供了宝贵经验遗产。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踏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门槛不久的中国,突然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性金融风暴中。但我国对内对外的举措,已经显示出新时期共产党人在应对经济尤其是金融风险上的前瞻、理性和责任意识。对内,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早在1993年就开始针对国内金融秩序混乱等情况坚决实施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泡沫。1996年提出“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切实防范金融风险”。1997年再次提出要“切实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我国决定对金融系统进行重大改革,同时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外,我国政府权衡利弊,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负责任的积极态度,既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也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共和国在战胜第一次金融风暴的经验上,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跨越,其鲜明特点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部署宏观调控,尤其是抓好现代金融这个核心环节,增强了风险免疫力。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